辞旧迎新——《朱方清诗歌近作五首》

标签:
文化诗歌 |
作者:朱方清
又记住一个名字叫胡尔勒
一匹马的生命里
必定记住山河的许多细节
以及那么多好听的
草原名字
成吉思汗的代代子民
都把最美的符号作为标记
刻在每个孩子的脊背
刻在每一座敖包护佑的
每一方水土
曾经有一个倔强的少年
他有过人的三艺
却偏安高原最远端的一隅
终日迎他的风霜
骑他的骏马 任沙尘
把头顶的毡帽打磨破旧
而今,他终于长壮了
骏马依旧,而他
像镀了金的这片山峦草原一样
像众多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一样
他换上簇新的蒙古华服
他捧出自酿的故乡美酒
骏马也用最优美的身段与蹄音
告诉世人——
他叫胡尔勒
他是胡尔勒
哈拉黑
哈拉黑,宛若处子
伫立在科尔沁右翼前端
红城的红,饱蘸了祖先的血
令她通体一染如碧
山水,羊群,格桑花
大豆,高粱,水稻田
肥壮的鸭子,欢跳的鱼蟹
这里是塞外
这里也是江南
传说中的神龟
百年的火车站
豺狼留下的遗迹
穿越战火烽烟的飞机轰鸣
沉静的哈拉黑
是蒙古乐章中一声锥心的长调
小小的哈拉黑
是大中国一幅如梦的缩影
那所郭沫若题字的学堂里
讲台端坐华发已生的廉老师
桃李无言 今天他不讲历史
不讲马头琴
而是和一群探幽者吟咏新谱的诗章
诵声豪迈,酒浆清冽
看哪,哈拉黑姑娘扬起秀丽脸庞
听啊,金秋的归流河正一路欢歌
饺子馆
鲜肉,明档
滚动的小擀面杖
六种口味的馅儿
每一个饺子都现场制作
这家小馆还有个撩人的名字
叫作“家的味道”
可我最能记住的
是他家调味的蒜泥
并不用机器搅拌而混沌如羮
也不清水泡在调料壶中众人共用
而是手工现剁,白瓷碟与蒜粒一起鲜亮
每次入口都暗含不锈钢刀刃的清冽快意
令舌尖的香辣陡增几分
作为独在异乡的熟客
我一直觉得这碟小小蒜泥
才是这家饺子馆最大的特色
才最接近当年母亲的味道
雪夜
经历一场纷纷扬扬
黄昏很快坠入黑夜
白色铺满大地,夜和雪
相互笼罩
黑白并不分明
不见了柴门半掩
不见了车马夜行
连炉火杯箸也遥不可及
那些风花雪月的诗
都压在久不开启的书橱里
盛大的覆盖与宁静下
雪夜横陈,许多人
都已逃离或安憩
只有空调房里一双孤独的眼睛
与窗角上那弯冷月
茫然对视
七律·雪晨叹歌
今人何似古人闲,
白纸铺陈弄笔砚。
春花秋月无新赋,
惟解瑞雪兆丰年。
更阑人静窗未开,
冬雪渐落层层白。
马衔夜草吞声慢,
只待春天姗姗来。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