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名导文艺批评药方赵本山中国娱乐 |
分类: 散漫集 |
朱方清
日前,在中国电视剧(北京)论坛上,近百位知名导演齐聚一堂,就“电视剧的文艺批评”展开讨论。当天,大家都提到了不久前发生的“赵曾门”事件――因文艺批评而引发的赵本山与曾庆瑞的争执。对这一事件,众多导演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曾庆瑞教授一方,而将矛头齐齐指向了赵本山。(5月20日中国网)
http://img2.yxlady.com/ent/UploadFiles_9636/201005/20100519164103384.jpg
金韬:赵本山难道说不得?
http://img2.yxlady.com/ent/UploadFiles_9636/201005/20100519164103536.jpg
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
此前,赵本山为他的电视剧作品《乡村爱情故事》举办了一场研讨会,会上他要求大家对他提出批评建议,而当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真的批评他的作品为“伪现实主义”时,赵本山竟然冲冠一怒,导致现场气氛异常尴尬。
“我非常敬佩曾庆瑞,他敢于说真话!”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说,“赵本山一脸霸气,竟然对曾庆瑞说‘不如您自己写个剧本,自己拍一个,如果您拍的那个收视率比这个高,我当时就给您跪下’。”谈到赵本山为何有如此底气?黄式宪认为,赵本山就是依靠收视率说话。黄教授还指名道姓的提出,中央台的一些人,包括郎昆等等,对赵本山都是一片赞扬,而真正提出文化批评的学者,却站在了一个弱势的地位。
“题材评不得,评了就是断了人家的思路;作品评不得,评了就是断了人家的财路;人名提不得,提了就是断了你自己的退路!”导演金韬对当下电视剧文艺批评缺少健康、客观、公正的态度而深表遗憾。曾经拍摄过《少林寺传奇》的导演都晓,也表达了对“赵曾门”的看法。他先是将赵本山夸奖一番,“我不否认赵本山的作品给人们很多欢乐,他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电视剧制作人。”随后都导话锋一转,矛头直指赵本山的价值取向,“但是他不应该嘲讽残疾人,什么结巴啊、小儿麻痹啊,看着很不舒服。”
可以说,此次研讨会正是上回赵本山PK曾庆瑞教授的余波,围绕的主要还是一个高雅与低俗的问题。只不过这次批评的一方人多势众,而被批评者并未出席。相信赵本山如果到场,恐怕很难像对待曾庆瑞教授那样得心应手,说不定会招架不住仓惶败下阵来。
但是在我看来,两次研讨会的性质是大不一样的,因而不能用相同的眼光看待。前次曾庆瑞教授出场是属于“专家会诊”,完全从文艺专业理论的角度对赵本山作品进行分析点评,比如他提出“伪现实主义”的观点,就很有见地和份量,虽然赵本山“听不懂”,还给予反击,但事后的舆论明显倾向于曾教授这一边。这说明该此讨论是健康有益的,曾教授的努力并未白费。
而此次百位名导出席的研讨会,仍大谈赵本山作品的不是,甚至主要是拾曾教授的牙慧,我觉得就不大妥当了。为什么呢?术业有专工,人事有定位。赵本山上次情急之下猛尅曾教授“不如您自己写个剧本,自己拍一个,如果您拍的那个收视率比这个高,我当时就给您跪下”这话当然是偏激的;但如果此次他换个口吻说:“我是导演,你们也是导演,咱们彼此彼此,有本事你们也拍出收视率高的再来批评我。”会有什么毛病吗?我看没什么毛病。这就好比常人有疾,只会去找专家大夫问诊,没见哪个患者在同是病友的人堆中把病根去了的。
当然这个比喻好像也有偏激之嫌,但不能怪我强词夺理,怪只怪中国电视导演界的确疾患多多,尚且不自知。相比较而言,赵本山“身子骨”算硬朗的,他的电视剧作品的数量以及遥遥领先的收视率就是明证。中国人历来信奉“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反对“说人不如人”,因此有理由代赵本山发问:遍布四周的新老病夫同道们,你们都具备为他开方问诊的资格了吗?!
回到双方讨论的症结——作品高雅与低俗的问题,我认为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必要深入纠缠空耗心血和时间的问题。再问一句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阳春白雪,各尽其能。百家争鸣,不也是为了百花齐放吗?只要广电总局的审查能通关,就是合理存在的艺术作品,就没有谁把谁批臭、谁把谁搞倒的必要,也决没有这种可能。干嘛说三道四尽使些类似于窝里斗的无用功!有那闲情各唱各的调,各使各的招,你拍你的高雅,我搞我的低俗。让作品更多元更丰富,观众不是更有选择余地吗?恰恰是现在成百上千的名导、名制片、名演员们要么不用心,要么不尽力,只在那里干运气,瞎使劲,结果高雅的东西“千呼万唤出不来”,才使得赵本山的低俗有机可乘,大行其道,一枝独秀。难道说这个责任也得由老赵来背负吗?
因此说,坚持高雅主张的导演们根本犯不着跟赵本山着急生气。他如果真的“跑偏”了自然有上边部门来管,也有正宗的专家开药方,至于他是不是按方吃药那只是关系到他自己“身体”内部的事情,何必操无谓的心。更何况广大老百姓有电视遥控器的绝对控制权,选择谁的节目他和您都说了不算,还得作品说了才算不是吗?所以真正的当务之急,是您把自己的高见多用在您自个儿的实践中,多出好作品让观众买账,真正拥护您,这才是真本事,也是还击赵本山等“低俗”之流的最有力的武器。
临末再补充点个人想法。同为电视剧导演,只见赵本山成年累月东奔西跑忙三火四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地出,仅电视剧方面据说正在和即将拍摄的就有千集室内情景喜剧《来的都是客》和《乡村爱情4》。而且人家每年还搞出那么出彩的小品,还搞活那么火爆的公司。再看此次出席研讨会批评赵本山的各位,你们的敬业状态如何,专业成效如何,真是让人闻之甚少。哎,百位名导,这要个个哪怕有赵本山一半的活力与努力,恐怕结果远比在这里坐而论道的好。以上粗言无忌,如有得罪,还望各位大导海涵!
更多娱乐评论,欢迎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