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海英为何批冯小刚“装蒜”?

(2010-05-06 10:32:11)
标签:

娱乐片

话剧

演艺界

臭脚

孙海英

中国

娱乐

分类: 散漫集

朱方清

话剧《培尔-金特》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孙海英在发布会上十分激动地指责文艺界的浮躁作风:“中国的话剧已经死了!不止话剧,电影也是,冯小刚就是装蒜(即虚张声势不懂装懂)——有人会说他不是艺术片导演,他导的是娱乐片,但中国已成了娱乐片的沙漠!”还指责一味追捧冯小刚的人“死了得了,对社会还是贡献呢!”(5月5日新浪娱乐)

W020100506321477658362.jpg

                 孙海英批冯小刚“装蒜”(图片来源:CFP图库)

 

引人关注的是,作为话剧演员的孙海英大叹“话剧已死”,理由是:“现在的戏剧都是在作假,互相说一些假话。人们都太浮躁,明明看不懂我们这部戏,只是看个热闹,到半场就回家了,还愣说看得懂——你明白个屁呀!什么都不明白!艺术不是因为你懂才来的,是因为不懂才来的,看不懂你就得学!我们不需要迎合大众,你爱来不来。”一顿炮轰式的发言令满场皆惊。

 

批评完话剧界,孙海英意犹未尽,又将矛头直指电影界,称电影界同样也是浮躁之风盛行,更把话题转到了导演冯小刚身上:“中国电影也是一样,中国现在总有那么两三个人在蹦跶,冯小刚他装什么蒜——当然了,他不是艺术片导演,是导娱乐片的,而中国已经是娱乐片的沙漠了!”接着便是痛斥一味跟风、迎合市场的人“人生毫无意义,不如死了得了,对社会还是贡献”。

 

恢复平静后的孙海英在接受群访时解释自己并不是针对冯小刚个人和娱乐片导演的,而是因为许多人一味迎合冯小刚的作品:“他有钱啊,太多人愿意给他投钱,愿意捧他臭脚。并不是说娱乐片就低俗,我和她(吕丽萍)就都很爱看《阿凡达》。但娱乐也得有品质,现在很多娱乐回避现实,回避写‘人’的东西,这不是胡闹吗?”当问到冯导作品的好坏时,孙海英表示不对冯小刚的作品作评价。

 

军旅出身的孙海英早年就因一些发飚的言论引起网友的广泛争议。譬如“《赤壁》是个烂片”、“《红高粱》简直是瞎编”、“看了《功夫》剧本就摇头”、“当下社会十毒俱全”等等“金句”,就都是出自他之口。此次他又将茅头对准冯小刚,且用词之尖锐,语气之激烈比以往更甚。从中可见孙海英对演艺圈的超常不满和自己内心的极度不平。

 

此次孙海英除了批冯小刚“装蒜”,也批话剧观众“不懂艺术”,更批有钱人只愿意给娱乐片“捧臭脚”,其总体思想脉络就是当前演艺界“媚俗”之风占据主流,许多作品只顾用娱乐手法取悦观众,只重向钱看,却丢掉了艺术的魂魄。孙海英做为圈内人,指出这些痼疾不可谓没有份量和代表性。

 

演艺界走向娱乐化、媚俗化,应该是当下不争的事实。各路导演、制片人、演员热衷于用各种手法炒作或比拼票房,以此为第一位的追求,已是业内通行法则。就连“小品王”赵本山与教授关于“大俗大雅”的争论,其对于大雅的不屑一顾甚至全盘否定,也可以为“媚俗至上”的风潮现状做以注解。更有说服力的实例是前不久一审被判死缓的贪官王益,不识五线谱,居然早年创作出大型交响乐《神州颂》,在各地的演出场次居然还创下记录。当时许多演艺界人士知道这位金融高官是个沽名钓誉的骗子,但嘴上却要昧着良心说:“王行长真是多才多艺!”“王行长要是投身音乐,虽然不成贝多芬也至少和谭盾、叶小刚有一拚”“上世纪有脍炙人口的《祖国颂》,本世纪有王行长的《神州颂》”。真个是把金钱收买良知、铜臭污染艺术推向了极致。

 

看来以《激情燃烧的岁月》而走红的孙海英,保留了老战士“石光荣”的一些本色,敢说真话,敢向恶俗开炮。虽然不知道会让多少人醒悟,但或可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留下点印迹,供将来的人们品咂回味。

更多博文,欢迎阅评——

新《三国》中了易中天的毒?

 

韩爸不如儿子韩寒有度量

学校可以放心收取高额安保费了

押钞员眼中的人命价值几何?

刘欢术后能否唱响《好汉歌》?

阿娇血拼千万豪宅用心良苦

满文军夫妻团圆面临三重考验

三人涉毒,零点乐队因何滑向堕落深渊

章子怡走出“诈捐门”了吗?

赵薇生娃“变性”是谁摆的乌龙?

赵本山听不进反面意见的三大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