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陈佩斯赠小沈阳“馒头”
(2009-06-28 03:06:37)
标签:
小品馒头教父喜剧陈佩斯沈阳杂谈 |
分类: 吐鲠集 |
作者:朱方清
被媒体誉为“喜剧教父”的陈佩斯,近日出席东方卫视《笑林大会》节目启动仪式。在记者问及如何评价今年春晚当红演员小沈阳时,他说:“他能红就因为现在是有社会需求的,就像馒头一样,人们对它有需求,可以填饱肚子,它是无害的,但是它确实不能治病。”(《东方早报》6月19日报道)
我觉得陈佩斯的话如果仅停留在前半截,还是蛮好的。小沈阳确实有不少“馒头”的味道,其人土得掉碴,其节目颇能把人逗乐,看完一场后,那如饥似渴的身心顿时充盈,可不是吃“饱”了的感觉!远比时下那些华而不实诈诈呼呼的东西受用得多了。而“陈教父”后半句“它是无害的,但是它确实不能治病”就很让人匪夷所思,咋琢磨都不是个味儿。
依照陈佩斯这句话的涵义,小品是管治病的呢?还是观众都有病或者只有生病时才需要看喜剧?恐怕都说不通。作为出道甚早的大腕级明星,关键时刻的话不会随便乱说的。于是我们不能简单从字面来理解。这就使我联想到此前陈佩斯发出的同样的论调。
在去年一次接受凤凰网采访时,陈佩斯说,小品虽然热闹,但自己并不会去看,因为现在的小品已经“惨不忍睹”了,“他们没有拿出时间,他们也拿不出时间去认真做小品。”陈佩斯还直指某些著名小品以糟践残疾人和侮辱别人的生理、智力为乐。“现代戏剧都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还有些人用这种原始的、简单的手段去取悦人,如果我们能容忍他,就说明我们的价值判断都出了问题,把‘骗’和‘被骗’当作可笑,把‘骗人’当成成功和胜利,这说明我们社会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上都出现问题了。”陈佩斯且进一步说:“喜剧存在一个价值的判断,一个道德的判断,这个存在于喜剧的艺术形式和观众之间。”
呜呼,两个场合下的说法,一脉相承。于是我们也找到了小品应该给人“治病”的依据,就是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要遵守“一个价值的判断,一个道德的判断”。我想,这个观点也许没错,
小品究竟应该承载哪些方面的重要功能,不是本文需要阐明的,本人也不具备这个能力。而做为一名观众,我倒建议陈佩斯也不要在这方面过多表白自己,针砭同行,授人以“艺人相轻”的口实。和各行各业一样,做为一名喜剧演员,关键还是多出叫好叫座的作品,征服市场和观众。至于持何理论观点、艺术主张,大可以见仁见智,留待实践去完善。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觉得赵本山、小沈阳们目前表现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