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足亚洲杯反思之中乌战四大疑问手

(2007-07-20 11:37:26)
标签:

国足

亚洲杯

疑问

中乌之战

国足亚洲杯反思:

中乌战四大疑问手

 

  当中国足球再一次被打平即出线的魔咒击倒,我们当然不应该把责任都怪罪到其中的某一个具体人身上,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存在的四大疑问手确实让我们感到费解。

 

  疑问手之一:为什么换下毛剑卿的不是郑斌而是王栋?

 

  临阵换将本是兵家大忌。但是,考虑到三大核心的缺阵,我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被迫启用非常规阵容的现实。朱广沪打造全新右路以出奇致胜的想法,我们也可以理解。可是,亚洲杯开赛以来一直担任首发左边前卫的毛剑卿先是在上半场中段与这场比赛中被当做奇兵使用的董方卓进行换位、继而又在上半场结束前被前两场比赛中一直担任首发右边前卫的王栋替换下场,着实让我们感到困惑:莫非如此关键比赛中祭出的这一全新阵容,并非根据球员训练中的状态选定,而只是主教练在演示板上完成的一个拼图游戏——完成拼图后甚至没有拿到赛前训练课上进行验根?

 

  按道理说,当主教练发现自己预先设想的战术打法不能适应实战比赛时,及时对场上阵容进行调整,这也很正常。可是,用王栋替换毛剑卿的做法仍然堪称为本场比赛的第一大疑问手:如果说前面两场比赛中体力消耗太大的毛剑卿在本场比赛的表现不能让人满意,我们完全应该用一名左前位置的替补球员——譬如在深圳和上届亚洲杯都曾打过左边前卫的郑斌来替换毛剑卿,而不是让原为前锋、热身赛时被我们当做右边前卫使用的董方卓来填补他的空档。如果说董方卓的表现不佳,那么,王栋要替换的球员就应该是董方卓而不是毛剑卿。

 

  疑问手之二:为什么邵佳一早早出现体力不支现象?

 

  虽然比赛已经过去了一天多时间,但我仍然清晰的记得:上半场开始阶段,队友就为邵佳一创造了几次很好的破门得分机会。可是,佳一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而佳一之所以能有如此表现,只能有两种解释:

 

  或者是体力不支。可是,尽管佳一上届亚洲杯一战成名时就暴露出体能不足以支撑全场的问题,在德甲常常也只打半场球,但不至于差到比赛刚开始就体力透支——除非前两战消耗体力过大!但佳一在下半场开始后的表现明显好于上半场。难道是邵佳一在上半场对体能有所保存?或者说全队在上半场的主要任务是保平,所以不能给佳一提供更多帮助。

 

  或者是雨后的湿滑场地不利于佳一的发挥。

 

  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真的不应该让邵佳一首发出场,而应该把佳一放到下半场做为奇兵出现。

 

  当然,如果不让佳一首发,我们就不应该再对右路进行更大改造。毕竟右路的王栋和继海在前面已经逐渐默契。中后卫当然可能由杜威顶替李玮峰,后腰则可以考虑季铭义填补郑智的空档,邵一的位置则由朱挺或郑斌顶替——朱挺上,类似双前锋,同样也可以为韩鹏提供更直接的帮助;郑斌上,则是突前前卫,郑斌在武汉队也打过这样的位置,不存在陌生感。这样,我们的阵容可以保持相对比较稳定,也为下半场变阵提供了可能。

 

  疑问手之三: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加强门前保护?

 

  尽管我们的三粒失球均出现在下半场后半段。但是,我们在比赛中看到,替补门将杨君上半场已经有数次扑球脱手,只不过因为对手没有队员跟进,才幸运避免失球。不过,说实话,当时我已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同样,出现这种现象,也可能有两种解释,或者是场地条件比较湿滑,或者是第一次出战就面临事关能否小组出线的关键比赛而不能适应。

 

  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造成,我们都应该在中场休息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布置专人补防第二落点。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么做!而乌兹别克果然如我所想,在下半场特别加强了对第二落点的控制,并通过门前补射打进了两粒进球。

 

  疑问手之四:为什么孜孜不倦的追求小组头名位置?

 

  转播过程中,我们无数次的听到央视现场解说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全力争胜,因为获得小组第一就可以继续留在这块场地,我们就不可以逸待劳。

 

  如果这仅仅是解说员对比赛的个人看法,那倒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对比赛都有自己的解读。但是,至少从下半场开始阶段来看,我们的国足确实也可能存有这种想法——也许是比赛开始前所设想的伊朗必然大比分战胜马来西亚的情况没有出现,让我们开始对获取小组第一充满了幻想,而忘记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小组出线,更忽略了一点:如果我们真的拿到小组第一,八进四时需要对阵韩国,那可是我们多少年都没能战胜过的对手。

 

  是的,中乌之战的形势是:我们只要打平就可出线。所以,保平争胜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

 

  也就是说:保平,是我们的目标;争胜,是我们完成目标的手段。我们在比赛中绝对不能够本末倒置。但是,如果总是象上半场后半段那样一味的防守,总会有百密一疏,失球只是早晚的事。所以,我们必须在比赛中时刻表现出勇于争胜的姿态,让对手感受到我们有全力争胜的欲望,但是,我们自己绝不能因为争胜的高目标而忘记保平的底线。

 

  可遗憾的是,我们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恰恰正是最不应该出现的。我们看到,在进攻有所起色的那个阶段,杜威、张耀坤都出现在对方禁区里去争取进球,就连比李铁好点有限的继海都在努力争取着门前补射的机会。那个时间里,还有谁在后场进行防守?

 

  当然,因为杜威和张耀坤的头球好,他们在定位球中发挥头球好的优势也可以是我们的一种选择——只要有专人来填补他们的防守位置。可是,在进攻无果后,无论是否有人顶替他们进行防守,他们都必须在最短时间里迅速回归到本来应该的位置,毕竟中后卫首要的责任是确保球门不失,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可是,在比赛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当对手已经开始组织进攻时,我们的杜威还在对手门前面对镜头向我们秀着没能取得进球的遗憾。

 

  上述四大疑问手,或许只是纯业务的问题,也可能是受到外界影响的结果。可是,我们真的应该对比赛进行更认真的反思,从而避免在今后再重复地犯下同样的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