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球王之争能够证明什么?

(2007-02-06 16:15:02)
分类: 关注中足
球王之争能够证明什么?
 
  当李惠堂曾经获取过与贝利比肩的世界球王称谓的史实,被一个因为受媒体的负面报道影响过大、因而对中足还有如此英雄人物感觉十分新奇的小女生“爆料”,继而又演变成为一场由恶人谷与山东帮之间的乱斗。我只能说,这其实只是一场无谓的口水战。
 
  不错,李惠堂确实有过球王的称谓。这一点无须置疑。但是,这又怎么样?又能够证明什么?
 
  在我看来,球王之争只能证明底蕴的确只能算个狗屁!过去,我们常常将中足的落后归咎于我们中足的历史过短,我们中足没有足够深厚的积淀。当李惠堂用其出色表现为自己赢得球王称谓时,将我们苦思冥想而始终无法破解的“恐韩症”强加于我们的近邻韩国还处在足球运动的盲区,更毋论近些年才超越我们并迅速成为亚洲足球代言人的日本。
 
  在我看来,球王之争只能证明体质论是多么的可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专家曾经不遗余力的想向我们证明,中足的落后,只是因为中国人的体质不适于足球运动。可是,即使在我们还蒙受着“东亚病夫”之辱时,李惠堂已经带领着球队在远东运动会上连取十四个冠军。而现在,我们的中国体育界,除了中足之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明显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必要对刚刚加盟亚洲的澳大利亚畏之如虎?
 
  球王之争很容易将中足的落伍归咎于体制。可是,只要我们回想一下,中足在重返亚洲赛场之后的第一次冲击过程中,并曾经那么真切地接近了最终的胜利。虽然只差了最后的半步,但我们那时确属亚洲最终决出的四强之一!即使上世纪末,抛出中足“亚洲二流论”的何女士也曾经被大家广为耻笑。
 
  在我看来,球王之争只能让我想起一句格言——儿时经常在教室里看到的一句格言“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中足倒退固然武断,但通过球王之争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进步步幅确实比我们更大、更快。
 
  忘记历史固然意味着一种背叛,但沉缅于过去曾经的显赫而不能自拔同样也是一种消极遁世的错误心态。与其纠缠于球王的称谓是否恰如其分,倒不如把这份精力用于认真分析导致中足现阶段停滞不前的深层次原因。更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帮助中足更快的进步。
 
  是的,球王之争只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知道:底蕴算个狗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