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关注中足 |
淡化球王之争,细数中足英雄
前些日子,在博客的推荐页看见过一个中国也有球王(具体题目忘记了,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文章。以为又有新发现,出于好奇,进去看了一下。原来是介绍李惠堂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小女生写的,因为我当时的感觉是,这肯定是一个对中国足球历史了解不多、感觉什么都新鲜的新人。当然,我们都是从菜鸟时期走过来的,不能因为自己知道的稍微多一点,就去笑话别人,所以,当时只是把页面关掉而没有留言。
再后来,在坛子里忽然发现关于李惠堂的帖子多起来。感觉很奇怪,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日子、什么原因让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这位过去曾经赢得过球王称谓的人。
直到最近,我去其他论坛闲逛时,才知道,原来围绕这位球王,曾经爆发了一场无谓的口水战——由两个写手之间的商榷逐渐演变成为恶人谷与山东帮之间的论战。
通过浏览这些帖子,我才知道大连丫头(可能就是那个博客的作者吧)曾经在那个文章或后来在论战中写的其他帖子里曾经这样写道:中足竟然还有这样的世界球王(同样也是大意,原文记不清了)!
在这里,我只能说:可能是因为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对关于中足的负面新闻报道过多,让大连丫头们产生了中国足球一直破烂不堪的错觉,但事实上,在中国足球圈里从来都不缺少英雄——至少也可称作亚洲范围内响当当的人物。
因为近期战绩不佳,现在的球迷大多已经将我们的国足定位为亚洲三流。可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球员曾经获得过亚洲足球先生的称号!而且不是女足,而是现在被大家瞧不起的男足——男子成年足球队。是否还记得兵败金州之后,因为某足协官员给了国足亚洲二流的定位,曾经掀起过怎样的轩然大波?
因为没能带队取得07年世青赛的入场券,贾秀全指导出身后卫球员的经历也成为了大家对其进行口诛笔伐的理由。可是,大家是否还记得,贾导球员时代刚一出道,就在亚洲杯上以主力中后卫身份将那一届杯赛的最佳球员奖和金靴奖揽于一身。
大家是否还记得:“志行精神”曾经是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大家是否还记得:“男子汉就要踢足球”的豪言壮语曾经激励着无数热血男儿积极、热忱地投身于足球运动之中。
大家是否还记得:唐尧东在中国队第一次成功晋级奥运赛场的最关键时刻冒着眼睛被对方守门员击坏的危险“豁出金头破球门”的英勇?
大家是否还记得:在中国队第一次成功晋级世界杯赛场的过程中,杨晨头缠绷带作战、李玮峰在球场上跪祭先人的镜头?
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矮脚虎曾经代表国家队攻破了阿根廷队的球门?
对于未能带领国家队冲击失败的戚务生教练,现在的人们可知道他才是在中国职业化之后开创大连足球霸业的领路人。正是因为他在俱乐部的优异表现,足协才在施拉普纳带队折戟于小组赛之后,将其选定为国家队的新帅——就象裴恩才指导是因为执教武汉期间成绩斐然才被选为女足主教练一样,就象朱广泸指导是因为带领不被人们看好的深圳队夺得中超首冠才被选为阿里汉的继任者一样。
对于中国职业化初期曾经的“工体不败”,现在的人们可知道李富胜当时曾经怎样进行诠释?不错,那些比赛只是商业比赛。但只要是踢过球的人都知道,如果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一方可以轻松占得上风,当然他们不会倾尽全力,就象我们后来看到的皇马巨星那样敷衍。可是,如果弱势一方取得了领先优势,任何有血性的人都不会甘于接受失败的命运——况且落后一方还是习惯认识上的强队,即使这只是一场商业表演性质的比赛。被逼平也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
类似这样让我们激动澎湃的记忆,在中国足球圈里曾经那么真切地发生过,而且还有很多。只是近些年来,媒体和写手们对负面新闻的更多偏好,冲淡了一些人的记忆。
做为媒体,做为网络写手,我们当然肩负着对扩散于中国足球圈的假恶丑现象进行场外监督的神圣职责。但是,我们更应该把我们看到的、知道的无数中国足球人为了推动中足发展而付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介绍给大众。
2005年底,我曾经参加一个关于球迷评选自己心目中的中足梦之队的活动中。下面就是我从个人视角做出的选择。不知道大家能够认出多少?在你的心目中,中足梦之队又应该由哪些球员组成呢?

后一篇:球王之争能够证明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