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M理论

(2009-10-03 20:48:38)
标签:

pm理论

教育

分类: 教育笔记

PM理论是日本大阪大学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在九州大学任教时提出的。

一、PM的概念

所谓PM是团体机能概念,任何一个团体都具有二种机能:一种是团体的目标达成机能,另一种是维持强化团体或组织体的机能。前一种机能简称为P(performance),即指工作绩效;后一种机能简称为M(maintenance),即指团体维系。

二、P机能和M机能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

P和M是团体的两种机能或职能。

P是为完成团体目标的职能,包括计划性和压力等因素。为了完成团体目标,不仅要求领导者有周密可行的计划和组织能力,而且要求对下级严格规定完成任务的期限,制定规章制度和各级职责范围,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等。

M是维系和强化团体的职能。由于P职能所造成的压力,会使下级产生紧张感,甚至引起上下级的对抗。M职能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下级的关怀体贴,消解人际关系中的不必要的紧张感,缓和工作中所产生的对立和抗争,对下级进行激励支持,给下级以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机会,刺激自主性,增强成员之间的友好和相互依存性,满足部下的需求等,以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PM论认为,领导者的作用就在于执行这两种团体职能。因此,领导者的行为也就包括这两个因素。 一个领导者,不论他的P因素多么强,总包含有某种程度的M因素。同样,不论M因素多么强,也总包含着某种程度的P因素。此外,P和M两方面都强或两方面都弱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如果以P为横坐标,M为纵坐标,并在P和M坐标中点各画一条平行线,就可划分出PM, Pm, Mp, pm四种领导类型。为了简单起见,可作称为PM,P,M,pm。

三、PM领导行为四类型的效果

PM四类型对于完成团体和组织职能的效果如何?三隅等人对各种行业团体的领导进行了测定,同时在实验室进行了实验,来检验PM理论模式的效度。他们发现,尽管行业不同,但PM理论却表示了非常一致性的效果。

总的来说,PM型最好,pm最差,P型和M型居中。但根据情况不同,P型和M型的位置以有所不同。

表11-4 PM四类型的业绩指标效果顺序表

 

顺序

 

现场调查

 

实验室研究

高动机者

低动机者

1

2

3

4

PM

M

P

pm

PM

P

M

pm

P

PM

Pm

M

 

从实验室实验结果来看,对于成就动机水平高的部下来说,也是PM型领导下部下工作业绩最高,但第二位的是P型,M型降到第三位,pm型最差。对于成就动机水平低的部下来说,P型业绩最高,PM型第二位,pm型第三位,M型最差。

在现实中,PM型领导毕竟不是多数,因此,在配置干部时,可考虑到干部类型的搭配。在组织领导班子时,把P型的领导与M型的领导进行搭配,避免P型与P型,M型与M型的搭配,也许会起到一种取长补短的效果。

我国PM理念的研究

自古以来,中国人评价一个人总是以“德才兼备”作为标准,而且首先着重德的方面。我国现行的干部政策也是把德作为选拔领导者的重要因素。为了使领导行为评价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和民族精神,作者(凌文辁)提出了这样的假设:中国的领导行为评价量表可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P因素(performance),M因素(maintenance)和C因素(character and morals,品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