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迁移理论

(2008-02-05 18:54:02)
标签:

教育

分类: 英语教学文摘
    语言迁移理论

“迁移”(transfer)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而与外语习得和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则是在50年代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外语学习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

语言迁移理论在五六十年代对外语习得和学习的研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当时人们从各个方面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有的人(如拉多等)认为,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习得的一种主要障碍,也有的人(如科德等)感到语言迁移现象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并不是至关重要的,还有的人(如杜雷和贝特)则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习得的一个发展过程,它在外语学习中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因素。虽然人们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这些研究却说明了语言迁移现象已在外语习得和学习的研究领域里受到了高度的重视。50年代盛行的对比语言学(也称对比分析研究)和60年代提出的错误分析理论等都是与语言迁移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