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汇教学的原则:结合文化背景因素

(2008-02-05 09:29:21)
标签:

教育

分类: 英语教学文摘
     结合文化背景因素的词汇教学原则

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来教授词汇。我们知道,在不同的语言中,词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在有的情况下,相同的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是有所不同的,例如汉语的“水果”和英语的fruit所指称的对象就不一样,汉语的“水果”往往包括如板栗、核桃一类的硬果,而英语的fruit却不包括这些。即使是不同语言中概念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由于它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在意义和用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英语中的idealist一词指的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含褒义;而汉语译文的另一个意义“唯心主义者”则常指脱离实际、思想空洞的人,含贬义。又如英语的fat和汉语的“胖”,它们所指的某种身体形态大体是相同的,但中国人以“胖”为“福相”,可以用于恭维;而英美人则不以胖为福,而以胖为不美。诸如此类的词汇,在外语教学中若不结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因素来进行传授,是很难达到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这些词汇的目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