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着高品走龙华

(2025-09-18 08:09:10)
标签:

龙华

邮戳

龙华寺

龙华庙会

龙华烈士陵园

杂谈

分类: 闻锺记邮
跟着高品走龙华
邢台风景·南和区文化馆

聞鍾記郵(5428)跟着高品走龙华
8月8日,高品先生又寄给我一枚明信片,这一次是从上海龙华寄给我的。龙华以前是个镇,1984年划归徐汇区,2006年撤镇改设街道。之前本家老师就曾把龙华邮政启用的各种邮戳盖在明信片上寄给我,想来也是多年之前了。在上海这座兼具摩登气质与历史底蕴的国际都市中,龙华以其跨越千年的历史积淀、多元交融的文化脉络与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成为承载城市记忆与未来愿景的独特坐标。从唐代古刹的晨钟暮鼓到红色陵园的庄严肃穆,从百年庙会的市井烟火到滨江商务区的现代繁华,龙华不仅是上海历史的“活化石”,更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的生动缩影。
龙华在唐朝的时候归华亭县,明代设镇,得名于这里有座龙华寺和龙华塔,其历史根系,深植于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兴盛。作为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佛教寺院之一,龙华寺与龙华塔共同构筑了这一区域的文化基石,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据史料记载,龙华寺始建于吴赤乌年间(238-251年),由东吴孙权为孝敬其母而建,初名“龙华古寺”;唐代会昌年间(841-846年)因武宗灭佛而被毁,五代吴越时期(907-978年)重建,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四代修缮,逐渐形成今日之规制。
龙华塔的建造与龙华寺相伴而生,现存塔身虽经多次修葺,但其核心结构仍保留了宋代建筑的工艺特色。该塔为七层八面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高约40.6米,塔身每层均设飞檐翘角,檐下悬挂铜铃,风吹铃动,声传数里,素有“龙华晚钟”之称,曾是“沪城八景”之一。塔内每层均供奉佛像,底层供奉的“释迦牟尼佛”与顶层的“弥勒佛”遥相呼应,体现了佛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教义。宋代文人梅尧臣曾作诗咏叹龙华塔:“古寺凌烟出,飞甍碧瓦寒。风铃鸣远壑,塔影落平滩”,生动描绘了其古朴庄重的风貌。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华寺与龙华塔不仅是佛教信徒的朝圣地,更见证了上海地区的社会变迁。明代以来,龙华地区因地处上海县城西南郊,逐渐成为水陆交通要冲,寺院周边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市集;清代乾隆年间,龙华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殿堂楼阁增至百余间,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佛教丛林;近代以来,尽管历经战火洗礼,龙华寺与龙华塔仍得以保存,1957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龙华的文化魅力,在于其打破了单一文化形态的局限,形成了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多元共生的独特格局。作为江南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龙华寺始终秉持“慈悲、智慧、和合”的佛教精神,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是文化交流与心灵慰藉的空间。寺内现存的古建筑群极具特色,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等主体建筑,两侧辅以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配殿,整体布局严谨对称,气势恢宏。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均为明代铜铸佛像,造型庄严,工艺精湛。藏经楼珍藏有各类佛教典籍,其中明代《大藏经》与清代《龙藏》堪称镇寺之宝,具有极高的宗教与文献价值。
与龙华寺相伴而生的龙华庙会,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民俗活动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庙会最初以“龙华香汛”为核心,每逢农历三月初三(传为龙华菩萨诞辰),四方信徒云集,寺院周边摊贩林立,逐渐形成了集宗教祈福、物资交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民俗盛会。清代至民国时期,龙华庙会进入鼎盛阶段,庙会规模扩展至数里,摊位逾千个,涵盖了传统小吃、手工艺品、日用百货、戏曲表演等各类业态,成为江南地区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2008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龙华成为无数革命先烈的殉难之地,孕育了厚重的红色文化。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龙华设立秘密监狱,先后关押并杀害了瞿秋白、何孟雄、柔石、殷夫、冯铿等数百名共产党员与革命志士。1950年,为缅怀革命先烈,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龙华烈士就义地修建了龙华烈士陵园,1985年进行扩建,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龙华烈士陵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由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历史史料区、和平广场等部分组成,整体设计庄严肃穆,兼具纪念性与教育性。园内的“龙华烈士纪念馆”通过实物、照片、文献、雕塑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示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上海地区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如今,龙华烈士陵园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有数百万群众前来瞻仰、祭扫,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里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当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激励。 “烈士就义处”纪念碑镌刻着“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的诗句,诉说着先烈们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园内的“丹心石”“无名烈士墓”等纪念设施,承载着后人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进入新时代,龙华并未停留在历史的印记中,而是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实现了历史文脉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成为上海西南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板块,已发展为上海重要的商业商务聚集区。还汇聚了东方航空、中国商飞等航空领域龙头企业,以及金融、科技、高端服务等业态,成为上海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龙华还拥有龙华天地、绿地缤纷城等现代化商业综合体,涵盖了高端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验等多元功能。这些商业载体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更通过“文化+商业”的运营模式,将龙华庙会、非遗展示等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消费场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氛围。
站在龙华滨江,既可远眺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群,感受上海的现代气息;又可近观龙华塔的古朴身影,触摸历史的温度。此外,龙华地区还拥有龙华公园、徐汇滨江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形成了“江、园、寺、塔”相互映衬的生态景观,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绿色生机。作为上海西南片区的交通节点,龙华地区已形成“地铁、公交、地面道路”立体交织的交通网络。上海地铁11号线、12号线均在龙华设有站点,其中11号线连接迪士尼乐园与嘉定新城,12号线贯穿上海中心城区,极大提升了区域交通便捷度。历经千年沧桑,龙华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的范畴,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
从唐代的古刹浮屠到今日的现代新城,龙华的千年变迁,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王朝的更迭、时代的动荡,也亲历了城市的崛起、文明的进步。在这片土地上,晨钟暮鼓与都市喧嚣共存,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辉映,红色记忆与民俗风情交融——这就是龙华,一个承载着上海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独特印记,一个在时光流转中始终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地标。
再次感谢高品先生。
跟着高品走龙华

跟着高品走龙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