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葡萄文化节的魅力

标签:
马陆镇葡萄文化节邮资机宣传戳水果会徽杂谈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395)马陆葡萄文化节的魅力
夏季是大量水果上市的季节,这个大量不仅仅是指单个水果的产量,还有就是水果的品种也多,至少大量的水果丰富了百姓们的餐桌和生活。有很多水果的产区也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就像新疆的哈密瓜、徐闻的菠萝、宁夏的西瓜、赣南的脐橙、川南的荔枝、两广的香蕉,还有莆田四果。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时代,由于地域的差异,很多南方水果到不了北方,即便是在北方见到,价格上就让人望而止步。如今伴随着运输手段的提高和冷链行业的新发展,越来越多的水果品种摆上了商场和水果店的柜台。
如果说哪种水果人们更喜欢,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个人的喜好不同。至少我喜欢香蕉、葡萄和西瓜,这应该属于很大众的水果了。说到了葡萄,就想起来前段时间,本家老师寄给我一枚明信片,一年一度的马陆葡萄艺术节7月5日开幕了。不知不觉,到今年马陆葡萄艺术节已经举办了25届。葡萄文化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宾客。它不仅是马陆葡萄产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对马陆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马陆属于嘉定区,这里的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年马陆镇部分农户开始尝试葡萄种植,开启了马陆葡萄产业的发展之路。历经四十余载,马陆葡萄从最初的小规模种植,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种植面积近四千亩,总产量四千吨,总产值超一亿元的大规模产业。马陆葡萄品种繁多,多达60余种,科研品种超120个,涵盖了早、中、晚熟等多个品类,早熟的夏黑、喜乐、京蜜,中熟的巨峰、巨玫瑰、醉金香、阳光玫瑰,晚熟的妮娜皇后、白萝莎等
,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从2001年第一届葡萄文化节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了马陆的品牌和名片。今年7月5日,第二十五届上海马陆葡萄文化节暨嘉定区旅游节暑期旅游季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盛大启幕,以“水晶明珠入画屏,葡香四溢韵悠长”为主题,充分展现了马陆葡萄产业在科技驱动、文化融合与生态共建下的蓬勃发展态势。开幕式上启动的“未来果园”项目,是马陆镇联合同济大学、上海左岸芯慧等机构共同推进的重要举措。该项目在马陆葡萄研究所、葡冠生态园等四家基地率先部署物联网感知与智能控制设备,通过整合高校科研优势、农技指导经验与科技企业实力,致力于推动葡萄产业的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
文化与葡萄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马陆葡萄文化节增添了丰富内涵。文化节期间,一系列精彩的文旅活动轮番上演。“乐游葡乡
悦享生活”文旅系列活动包含“葡香仲夏”文润乡村、“葡香光影”露天电影、“葡香艺荟”名家大展和“葡香相伴”阅读书香四大系列十余项活动
。这些活动通过非遗展示、露天电影放映、名家书画展览、乡村阅读分享等形式,让游客在品味葡萄美味的同时,深入感受马陆的地域文化和乡村风情。上海邮政金额积极参与其中,在本届葡萄艺术节开幕当天,启用了一枚邮资机宣传戳。
马陆镇与中国邮政的合作也为文化节增色不少,继2023年推出马陆葡萄艺术节邮资机宣传戳和马陆葡萄彩绘明信片后,今年双方再度携手,推出第二十五届上海马陆葡萄文化节纪念邮资机戳及马陆葡萄艺术村明信片。纪念邮资机戳以马陆葡萄艺术节会徽为主体图案,明信片选取艺术村内的特色建筑、葡萄园风光以及与葡萄相关的摄影作品,将葡乡风情定格于方寸之间,成为传播马陆文化的“流动名片”,进一步提升了马陆葡萄的品牌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马陆葡萄文化节的举办对马陆镇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带动了葡萄及相关农产品的销售,还拉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文化节期间,马陆镇接待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旅游收入显著提升,许多农户通过销售葡萄和提供采摘体验等服务,实现了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文化节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为马陆镇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节承载着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使命,马陆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葡萄文化节为这些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提供了平台。通过非遗技艺展示、文化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马陆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文化节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如推出马陆葡萄文创产品、举办潮流文化活动等,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参与,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陆葡萄文化节作为马陆镇葡萄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不仅展示了马陆葡萄产业的发展成就,传播了地域文化,还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持续创新,相信马陆葡萄文化节将继续绽放光彩,为马陆镇的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也为其他地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感谢本家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去年在葡萄节举办期间,也曾寄给我一枚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