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红山茶

标签:
烟草路红山茶邮戳邮票烟标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346)昆明的红山茶
云南是山茶花的故乡,自从喜欢上集邮,非常喜欢那套《山茶花》的邮票,10枚邮票加一枚小型张,展现了13种娇艳的山茶花。邮票发行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一经发行,即受到人们的追捧。就在邮票发行的当天,中国邮政又在小型张加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1979香港”字样,又使得这枚小型张成为中国海关邮票史上第一套加字改变邮票属性的邮票,集邮界称作双加字,并列入到了新JT的四大支柱。
既然是山茶的故乡,在云南怎能少了山茶花呢?相信很多烟民都抽过一款“红山茶”的香烟,虽然我不抽烟,也不喜欢烟,但我收集烟标,在诸多香烟的品牌中,竟然有两种“红山茶”烟标,一种白底,一种红底。就在本月14日,刘老师从昆明寄给我一枚实寄封,信封是从来昆明“烟草路”邮局寄出的,这枚信封也很有意思,加贴了一枚山茶花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同时还加贴了一枚“红山茶”烟标,这枚烟标与我收藏的不一样,应该是最新版本的烟标了。
一枚很有意思的“双票封”,只不过其中之一的不是门券,而是一枚烟标。邮票是红山茶,烟标是红山茶,邮戳是“烟草路”,本来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却因为一枚信封、一枚邮戳,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这应该是集邮者的创意,也只有喜欢收藏的朋友才会想到的。更有意思的是两枚邮戳,收寄日戳是“2025.06.14.16”,投递日戳是“2025.06.16.14”.邮戳字订的数字只是位置的不同。
云南不但有山茶花,也是烟卷的制造大省,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出自云南。虽然我不抽烟,但很多香烟的品牌却是铭记于心,玉溪、红塔山、云烟、大重九、阿诗玛、石林、红河,还有红山茶。这么多的品牌都是我见过的,没有见过的还有很多,难怪昆明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烟草路”。这条条全长1.2公里的道路,是1995年红云集团斥资7400万元修筑的,彼时正值昆明卷烟厂发展的黄金时期,烟草路的诞生不仅打通了北市区的交通脉络,更将一座城市的工业记忆深深烙刻在地理坐标上。
站在烟草路口,很难想象三十年前这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黄土路。上世纪80年代,昆明卷烟厂的老厂房坐落于上庄村,职工们进城需搭乘每周一趟的解放牌卡车,信封上总要写明"昆明市北郊上庄昆明卷烟厂"才能准确送达。随着1995年烟草路的建成,这条承载着烟草工业荣光的道路,不仅串联起卷烟厂与市区,更见证了北市区从农田荒野到现代化城区的蜕变。道路两旁的建筑默默诉说着变迁,曾经的卷烟仓库如今已改建为创意园区,红砖外墙保留着工业时代的记忆,老办公楼爬山虎覆盖的墙面上,"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标语依然清晰。这些建筑如同活态的历史书,记载着昆明烟草工业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企业的跨越。
它们不仅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更是一座城市精神的延续。红山茶与烟草路的故事,何尝不是昆明人对故土的深情守望?在这个社会大踏步前进的时代,红山茶香烟的实体烟盒、烟草路的老邮戳,如同散落的文化基因,等待着被重新激活。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再次翻开泛黄的实寄封,凝视那枚褪色的邮戳时,会突然读懂:所谓城市记忆,从来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