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闻锺集邮
闻锺集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83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与根在河洛

(2024-08-17 20:59:14)
标签:

根在河洛

洛阳

二里头遗址

西史辨伪

中华文明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5033)洛阳与根在河洛
前段时间收到了洛阳刘炎斌先生寄给我的一枚纪念封,洛阳市在今年5月18日至22日举办了“根在河洛”集邮展览,刘先生寄给我的纪念封上,加贴了去年11月发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的第4枚“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公园就在洛阳,遗址距今约3500年至3800年,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最大的聚落,是研究中华文明渊源、国家兴起、城市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片价值。
本次展览由洛阳市涧西区集邮协会、洛阳市原地封片戳研究会共同举办,展出了与洛阳有关的邮集50框。此次展览的目的也是为了配合洛阳市的文化宣传,认识洛阳、宣传洛阳、弘扬洛阳文化的集邮活动。其实在洛阳,是有着深厚集邮文化基础的城市,从2007年的第27届全国佳邮评选颁奖活动、2008年国际集邮培训班、2009年世界集邮展览、2023年第43届全国佳邮评选颁奖活动的举办,在国内也找不出几个城市能与洛阳相提并论的。
就城市而言,洛阳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历史的城市,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的建都史,被称作13朝古都。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时候,就是以洛阳为起点的。当时间的脚步进入到了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经过郭守敬的修复,大运河真正实现了抵达北京,让大运河有了京杭大运河的称谓。到了至元三十年(1293年)新增的通惠河建造完成,使得江南的漕运到达通州之后,经过通惠河直接进皇城,京杭大运河航航全线贯通。也正是从此时起,大运河不再经过洛阳。
虽然大运河不经过洛阳了,但不影响洛阳在华夏文明中的历史地位。因为伴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深入,洛阳的重要性愈发重要。“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不到洛阳城,就不了解中华文化,也就不会看懂中国,这个根源就是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的古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的文明孕育出河洛文化,也是古代历史上的区域文化的核心区域文化。从西周开始,洛阳作为“天地之中”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于是嵩山被称作了中岳,移嵩山为中心的区域以“天地之中”列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这其中就有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为四海测绘专门修建的古观星台。
说洛阳不能不提二里头遗址,这是中国夏代的都城遗址,直接证明了中国夏朝的存在,也有力地回击了西方对中华文明的质疑与诋毁。其实真正该质疑的恰恰是西方的历史,由中国学者提出的“西史辨伪”问题,从提出至今亦不过10余年。而对“西史辨伪”的提出是为了打破后殖民主义文化现象的存在,清算西方对我们的文化入侵,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虚无一直都在进行中,其目的就失去中国化,将西方的伪史文化植入,从文化层面鸠占鹊巢。当下对西史辨伪的提出,也是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心的表现。洛阳与根在河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