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绽放岁寒天
标签:
邮资机宣传戳风景日戳梅花明信片梅花赋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854)冬梅绽放岁寒天
冬天总会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寒冬腊月数九天,留给人们的除了呼啸的寒风、漫天飞舞的雪,清冷的街道,厚厚的棉衣之外,呈现的萧瑟的景象。但也有例外,就是唯一在寒冷的冬季盛开的鲜花,非梅花莫属。也正是因为梅花迎霜傲雪,不畏严寒的个性,自古就受到了文人雅士的青睐,于是在喜欢梅花的人们的眼中,就有了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三友还是四君子,都有梅花。
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花卉,至少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书经》《礼记》《诗经》等古代典籍中都有梅花的记载,这种花除了观赏,还可以食用,1975年考古人员在殷墟的商代青铜鼎中发现了梅核,中岑说明了在3200多年前,中国古人已经懂得了用梅做食品了。而对于梅的观赏,大致始于汉代,《西京杂记》中有“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西汉扬雄的《蜀都赋》也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绿化了。
伴随着梅花的种植,渐渐形成了梅文化,尤其是在唐代之后,涌现了许多咏梅的诗词,大唐名相宋璟年轻的时候挥笔写就《梅花赋》,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仪同三司,广平郡开国公,历经武周、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与姚崇一起把内忧外患的唐朝治理的政通人和,辅佐玄宗开启了开元盛世。这位宋璟就是河北邢台人,祖籍南和。多年之后颜鲁公为其写下著名的《宋璟碑》。如今在短视频的平台上,时不时还能刷到当代京剧歌曲《梅花赋》,很好听的。
宋元时期,梅花文化进入到了兴盛时期,涌现了更多的诗词大家,为梅花赋诗填词。还有写梅花的文章、绘画、花谱,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成都,由此也确立了梅花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梅妻鹤子的故事吧?还有王冕不但咏梅、画梅,其“墨梅”更是独树一帜。到了近现代,很多城市更是将梅花以“市花”的形式,确定为城市的象征。正因为梅在很多场合下被赋予高洁的品格,被南京、无锡、苏州、泰州‘武汉、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城市定为了市花,许多民众还推荐把梅花定为“国花”。
这些奉梅花为市花的城市中,有多个城市也是赏梅的好去处,就像南京、无锡的梅园。尤其是南京的梅园新村,更是被列入到了语文教科书中。无锡的梅园则登上了《太湖》邮票。其实早在1985年,一套《梅花》邮票的发行,延续了中国十大名花的邮票系列,也是继《菊花》《牡丹》《山茶花》《荷花》《月季花》之后,第六个登上邮票的名花。6枚邮票+1枚小型张,展现梅花的大气与春意盎然。
去岁11月,上海邮政在控江邮局启用了一组“十大名花”系列邮资机宣传戳,其中11月25日启用了“梅花”邮资机宣传戳,为冷冷的冬天增添别样的色彩,感谢本家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上,打印了这枚梅花邮资机宣传戳。刚过2024年,帅虎老师从南京也寄给我一枚明信片,使用“梅园新村”风景日戳销邮资。已经不是第一次收到“梅园新村”的邮戳,每每见到,总觉得很亲切,因为梅园新村是敬爱的周总理曾经战斗的地方。梅花不但是周总理最喜欢的花卉,也是毛主席喜欢的花卉,在1977年发行的J21纪念邮票上,5枚邮票的装饰边纹就是梅花形,也暗合了《卜算子·咏梅》这首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