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的大运河博物馆

标签: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实寄封邮戳郭守敬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828)通州的大运河博物馆
一条大运河,静静流淌了两千年多年。也许会有人说,大运河不是隋炀帝开凿的吗?也不过千余年嘛。何来的两千余年呢?感兴趣的不妨去查一查资料,这个大运河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运营了,只不过隋炀帝为了从水路下扬州,开凿了从洛阳一路南下的隋唐运河,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如今的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构成,全长32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这个在古代沟通了中国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不但反映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中国人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杰出成就,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古代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一条大运河联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沟通了南北与西东,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0年去杭州的时候,在拱宸桥畔,也就是中国大运河的南起点,有一家大运河博物馆,参观了这家博物馆之后,让我对大运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与书本上记载的“大运河”有了相同的交集,也认识到着这个伟大工程事物重要意义,至少在历代的漕运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运河的形声,带动了粮食、丝绸、食盐、木材、药材、茶叶、工艺品、书籍的流通与交流,奠定了后世沿河城市的格局。在大运河申遗工作中起到龙头作用的扬州,也有一座大运河博物馆,这就彰显了这条河在沿河城市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正是因为这条大运河,沟通了沿河的很多城市,于是产生了北京、廊坊、天津、沧州、衡水、德州、邢台、聊城、泰安、济宁、枣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湖州、嘉兴、杭州等大运河城市,这些城市都出现在《中国大运河》邮票小型张的边纸上,造就了大运河城市带和经济带,也形成了吴越、荆楚、岭南、中原、齐鲁、燕赵等地域性文化,在大运河的串联下,交汇、融合为具有地方特色,却又彼此包容的文化百花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性中华文化标志。
就在2023年12月,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也建成并与12月27日正式开馆,我也在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收到了小敏大姐12月30日寄给我的实寄封,信封上加贴了一枚“一帆风顺”个性化邮票,使用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临时邮局2号邮戳销邮资,这下感觉齐整了,因为大运河的北端是北京,南端是杭州,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是扬州,这三个城市都有了大运河博物馆。
其实大运河沿线的城市还有很多,就像邢台段河北与山东的省界,邢台临西与临清隔河相望,临清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而临西则是从临清分出来的,现在临西是邢台下辖的一个县。其实在元代之前,大运河在洛阳是拐了一个湾的,毕竟隋唐大运河是连接了洛阳与扬州,洛阳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当忽必烈建立大元政权,定都大都后,北京的重要地位立即显现出来,为了让江南的漕运船更直接进京,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然第将进出洛阳的河段取直,从江苏直上山东,节省了漕运时间,为了让粮船更快地运抵京城,在大运河上采用了梯级船闸,节水行舟的方式,成为一大创举,时至今日,在大型的水利工程上,依然在沿用郭太令的水上运输原理。
走进任何一家大运河博物馆,都会见到郭守敬节水行舟的漕运原理,充分彰显了这位在水利、天文、数学、机械制造等诸方面都有建树的大科学家的才智。从春秋时期开始利用水运造福人民,到当下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输水工程,2500多年来,这个开凿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朝,疏通于明清,立功在当代的大运河,无愧于京杭大运河的称谓,更无愧于中国大运河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