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中国的人

标签:
最懂中国的人明信片报越邮鲁迅先生润之先生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827)最懂中国的人
如果在说明书上大量使用“最”“第一”“最佳”等字眼的,有可能会惹上“官司”,这些东东可不是轻易能用的。如果说谁最懂中国?相信会有很多、很长的一串名字,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如果说有答案呢?那就请看最新一期《越邮》明信片报吧,一定会找到答案。
临近2023年岁尾,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越邮》明信片推出了纪念专刊,发行的日期选在了12月26日。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日子意味着什么。自从1976年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动势力内外配合,拼命抹黑,到处泼污水,网络上也是充满了造谣诬陷的文章,国内的很多有识之士挺身而出,纷纷为这位令人爱戴的老人发声。不过有时候大众的声音是势微,因为舆情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好在由国家及时的出手,清朗网络环境,那些乌糟的东西算是不见了。
感谢小谢主编寄给我的明信片报,收到这枚明信片已经到了202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了。《越邮》明信片报诞生与绍兴,最近一个阶段主打的内容就是鲁迅先生,并且这枚明信片也是从“鲁迅故里”邮局寄出来的,本期的主打就是“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与鲁迅”。这一期明信片报上所有的短文,记录了两位曾经的同事的很多故事。之所以说他们是同事,是因为鲁迅先生曾经担任北大的教授,润之先生曾担任北大图书管理员。但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却从未见过面,但却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
鲁迅先生被润之先生格外惦念,润之先生极少频繁念叨一个人,更不会随便给人写诗,但对鲁迅先生是个例外,1961年接连写了两首诗纪念鲁迅先生。1966年,在韶山滴水洞写了一封信,其中就写到“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1971年还说过“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个圣人。中国的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是贤人,是圣人的学生”。
鲁迅先生逝世后,在延安有三个机构使用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这就是鲁迅图书馆、鲁迅师范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陕北举办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润之先生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专题讲话,首次公开提到了鲁迅的崇高地位。两位先生在20世纪的中国,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着这个时代,时至今日,他们的思想依然散发着光芒。他们在各自的思想领域中,在为中国做事,因为他们最懂中国需要什么,于是一个用文化在唤醒国人,一个付诸行动在重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