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邮有个文游台

(2024-01-11 19:34:25)
标签:

文游台

高邮

文献集邮研究会

明信片

集邮者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817)高邮有个文游台
帅虎老师游走高邮,从文游邮局寄给我一枚明信片,看着邮戳上的“文邮”,就会想从2013年到2019年起2013年第一次去高邮,参加第六届邮文化节,在高邮市博物馆广场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接下来的几天,参加了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集邮文献捐赠仪式,第一次走进了邮票上的盂城驿,出席了文献集邮研究会三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聆听了全国集邮联会士论坛上诸位会士的精彩演讲,几天下来,对文献集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后在2015年、2017年又去了2次高邮,参加了第七届、第八届邮文化节。2023年4月全国集邮文献展览在高邮举办,这一次是作为邮展征集员第四次走进了高邮。只不过此次有任务在身,踏踏实实在展场盯了3天。不过前三次到高邮,这座城市中的很多名胜已经去过了,像镇国寺、盂城驿、高邮湖,还有文游台。此次见到帅虎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上的“文游”邮戳,又想起第二次与文献会的诸师友同游文游台,并在正门的匾额下认识了一个不常见的字。
这文游台在高邮城东北角一座不高的小山上,前身是东岳行宫,兴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也有文献记载说是修建于北宋元丰年间。文游台自修建之后,也是屡毁屡建,如今见到的建筑为清嘉庆年间重建。说到了文游台,不能不提两个人,苏子瞻与秦少游。据《高邮州志》记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市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曰文游台。
最初知道高邮有文游台与秦观有关,因为秦少游就是高邮人。不曾想到了这里才知道,这文游台虽然与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有关系,关键还要看他的老师,那可是一代文豪苏子瞻。不过这个文游台的院子还是蛮大的,这里的盍簪堂中砖墙上刻着《秦邮帖》,是清嘉庆年间高邮知府师兆龙集苏子瞻、黄山谷、米元章、秦少游、赵子昂、董文敏等名家书法,由金石家钱泳勒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就在文游台的大门处,悬挂着一个大匾额上镌刻着“淮堧名胜”四个大字,这是著名书法家萧娴在94岁的时候挥笔写就。这“堧”字估计许多人不认识,这个字读ruan,上声。本意是指古代宫殿的外墙,也指城下宫庙外及水边等处的空地或田地。因为高邮地处淮河下游,“淮堧名胜”意指淮河边上的一处风景名胜。2015年第七届邮文化节举办时,与诸师友游览文游台,于是就有了这门前的合影。
也就是在这届邮文化节上,结识了张华东先生,见面之后才知道华东老师也是河北人,虽未见过面,但听常乐秘书长经常提到他,这可谓他乡遇故知。经姚正根先生牵线,结识了糜凤鸣先生,此前只是如雷贯耳,不曾想能见到糜老。还结识了台岛著名集邮家林光照先生,转过年在南宁又与葛建亚会长一同拜访了林光照先生,2019年武汉世界邮展期间,很多人见到了林先生,只可惜与林先生擦肩而过,不曾见到,谁知竟再无缘相见了。不曾想几年之后,照片上的林衡夫先生、狄超英先生、张宝宁先生等相继谢世,令人嘘唏不已。
能在文游台下,结识国内邮坛的很多大咖,是个人集邮道路上的荣幸。高邮市全国唯一一个带“邮”的城市,这里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驿站,中国邮文化节永久落户高邮,集邮文献馆就在盂城驿对门,在盂城驿的左侧,就是中国集邮家博物馆。邮文化的潜移默化,让更多的人走进了集邮的大门,这对于当地的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集邮文化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就在今天上午,在文献集邮研究会的几个微信群中突然发出了一则通知,明天上午九天召开腾讯会议,通报休会事宜。过了没过多久,又一则通知,把“休会”改成了“解散”,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看来详细情况只能等明天。无论是休会还是解散,对于成立已经20年的文献集邮研究会来说,绝对是一个不舒服的决定。20年来,正是有了文献集邮研究会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集邮者认识到了集邮文献在集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文献整理类邮集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中,连续十余年的年度十佳集邮图书评选,让出书人、读书人有了共鸣。高邮有个文游台高邮有个文游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