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短文被印在明信片上

标签:
《觅邮》吴明群明信片报短文昆明国展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575)我的短文被印在明信片上
时过3月,老朋友吴明群先生给我发微信,昆明国展日期已定,《觅邮》杂志将在昆明国展时推出一款《觅邮》明信片报,约我写一篇短文,字数不需要太多,用最短的时间交稿。当时倒没觉得困难,就答应了。谁知三月加了一个高邮全国集邮文献展,一忙乎就到了月底,好在返程的时候没坐高铁,而是买了一趟卧铺车,这好事下铺,就利用乘火车的这段时间,将已经打好的腹稿记录下来,回家后输在了微机上,经过修改后发给了吴主编,好在没误事。
昆明全国邮展如期进行,我也收到了吴先生从云南昆明寄给我的这枚明信片。加贴的邮票是面值80分的“五福临门”,加盖了昆明东风邮戳,还加盖了昆明全国邮展开幕日等三枚文化日戳,只可惜明信片太光滑的缘故,吸墨性差了点,所有的邮戳都“花”了,累及到明信片的背面也是黑迹斑斑,从而破坏了明信片的整体外观形象。不过还是很开心,为《觅邮》这份民刊撰写稿件十余年,还是第一次有文字印在《觅邮》的明信片报上。不过我的文字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明信片报上,此前浙江谢冰冰先生就把我的博文刊登在他编辑的《马拉松集邮》明信片报上。
如果仔细观察这枚《觅邮》明信片报第7期,就会发现此明信片上的主编是吴明群,而我的短文中写的是吴明君。怎么会多出一只羊呢?当年我也很困惑,因为我认识吴先生的时候,他的名字中还是“君”,几年之后他的名字忽然多了一只羊,变成了“群”。专门问过一次吴主编,原来是换身份证的时候,被不小心多了一只羊,当发现的时候,已经无从更改了,只能将错就错了。于是乎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跑各个部门,拿着新旧身份证和介绍信忙着更改所有的资料,包括银行账号、电话、煤电水暖、工作档案……所有有自己名字的都要修改。于是“君”就变成了“群”了。翻翻之前的《觅邮》报纸和近期的《觅邮》杂志,就能看到主编名字的变化。
许多年以来,感谢吴主编的信任,从2010年《觅邮》复刊后至今,每一期的报纸或者杂志上,都有一篇我的邮文,还专门开辟了“闻锺记邮”专栏发表这些文章。此次发表在明信片报上的,除了这篇《有幸识<觅邮>》,还有吴主编撰写的介绍《觅邮》的文章,配图选用了《觅邮》的6本合订本和创刊20周年专刊的封面,记录下《觅邮》从报纸向杂志的转型,也记录下从创刊,到复刊,再到当下的不平凡的历程。这期明信片报只印制了500枚,能拥有一枚,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