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了昆明国展
标签:
昆明第19届中华全国集邮展纪念邮资明信片邮展邮票张获奖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574)终于等到了昆明国展
令人期待的昆明2023第19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4月27日至5月1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8号馆举办,本届邮展展出的规模近1400框,其中竞赛性1200框,主题类邮集200框。这是云南省首次举办全国集邮展览,也创下了好几个第一,首次云南题材邮票原稿展出,首次在云南举办的珍邮展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参与本次盛会,全国的集邮者也调整了自己的时间,参与了本次集邮展览。
中国邮政也在邮展开幕日发行了一枚纪念邮资明信片,和一款以《美丽中国》普票为主图的邮展邮票张的特供邮品。只可惜时间上调不开了,与本届邮展无缘了,不过还是收到了多位师友寄给我本届邮展的邮资明信片,让我在千里之外感受到了本届邮展的热烈氛围。本届邮展的纪念邮资明信片还有一种个性化加印,以省为单位,每个省级单位一枚,受到了在展场的集邮人的追捧,感谢卞虹老师寄给我一枚河南的个性化邮资片。
当本届邮展确定了展览日期的时候,几位朋友就相约一起去昆明。无奈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邮展的日期也是一再推迟,昆明之旅只能作罢。算来本届邮展从2020年5月16日至19日推迟到了8月,然后又推迟到2021年。2021年2月有通知说将在7月举办,到了6月分又通知延期到12月。11月24日通知调整到2022年适当的时间,2022年确定了12月1日举办,2022年11月再度通知推迟。2023年终于尘埃落定,经过了多次的推迟,本应在2020年举办的全国邮展,终于在2023年4月27日至5月1日举办。
此次河北军团的成绩喜人,取得了1个大镀金奖,2个镀金奖,4个大银奖,3个银奖,1个镀银奖。其中韩春景的传统类邮集《普无号工农兵和革命圣地》以85分的成绩获得大镀金奖,王佩明的邮政历史类邮集《保定邮政史(1895-1952)》、李建辉的专题类邮集《文字的历史》获得镀金奖,王敬华的专题类邮集《燃烧》、张宁楠的青少年类邮集《四十年代横式邮政公事退转邮件》、高增杰的邮政历史类邮集《国内邮政快件业务(1987.11.10-1998.6.30)》、闫沂光的实验类邮集《汉字从远古走来》获得大银奖,宋鸿军的集邮文献类《中外邮坛的“双胞胎”》、郭秀宝的现代(传统)类邮集《普29万里长城(明)普通邮票》、缪书峰的一框(邮政史)类邮集《丰镇邮政史1949-1956》获得银奖,张会成的专题类邮集《葡萄》获得镀银奖,另有柯愈劲在石油邮协报名参展的集邮文献类《油河探邮》获得银奖,祝贺所有获奖者。
集邮展览是检阅一个省集邮水平的试金石,看着那些大金奖、金奖的邮集,不能不令人羡慕,这也是一种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财富的积累。同时也是一种付出,精力的付出、金钱的付出。每一部邮集的作者都是这一领域的专家,集邮的快乐也在于此吧。每一次的大型集邮活动,都是一种人员的大流动,全国各地的集邮者汇聚在一起,除了寄封寄片盖邮戳,参观邮展相互学习,还有就是见见面,聊聊天,增加彼此的邮情,各种专业的集邮组织也会利用这个机会举办联谊活动。无论是见面也好、观展也好、联谊也好,目的都是为了相互的学习与交流。
牵动人心的昆明全国邮展闭幕了,参展邮集各有收获,大金奖、金奖、大镀金奖、镀金奖花落各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奖牌是对参展者最好的奖励,期待第20届全国邮展吧。再次感谢寄给我邮资明信片龚振鑫会士、薛安华先生、岑忠健先生、余汉文先生、卞虹先生、姚正根先生、杨晓凤老师。









前一篇:与莘庄一起走过30年
后一篇:我的短文被印在明信片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