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浦江上的桥之闵浦三桥

(2023-03-19 19:56:20)
标签:

闵浦三桥

邮资机宣传戳

黄浦江上的桥

昆阳大战

《二进宫》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524)黄浦江上的桥之闵浦三桥
3月10日,上海邮政在真如邮局如期启用了“黄浦江上的桥”系列邮资机宣传戳,又有两座桥登上了邮戳,其中有一座就是闵浦三桥。不用到实地看桥,只在邮戳上就能体会到这座斜拉钢索桥的英姿,一定是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因为这种大桥的制式在过去是不常见的。收到了本家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打印了“黄浦江上的桥·闵浦三桥”邮资机宣传戳。
这座大桥 又名昆阳路越江工程,是黄浦江上的第13座越江大桥,其配套路网北起东川路昆阳路交叉口,南至西闸公路南侧大桥落地点,终点与浦卫公路相接,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大桥全长2299.5米,为二级公路。2016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6月大桥完成承台浇筑,进入主塔施工,2020年5月主桥合拢,10月28日正式通车。2021年元旦闵浦三桥最特别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正式开通启用,市民可通过浦江两岸16部垂直电梯上桥过江。
大桥主塔高136米,据岸侧约200米,最大跨径2x220米的昆阳路越江大桥以独塔斜拉桥的姿态跨越黄浦江,主梁采用了整体式箱型断面,组合梁的形式,这种结构式在黄浦江越江桥梁中是第一次使用。大桥桥面还采用了错层设置,上层供机动车通行,下层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上桥高度。大桥引桥结构在设计上也很有特色,上部采用35米标准跨径的结构简支桥面连续小箱梁,下部结构的盖梁及立柱均采用预制配方法设计施工,引桥全预制装配为此项工程的创新使用。
看到了昆阳路,总觉得“昆阳”在哪里听过。今天在抖音里看到了京剧《二进宫》,终于想起来了。偶然机会在抖音中看了李维康、耿其昌、邓沐伟联袂的《二进宫》,其中邓沐伟饰演的徐延昭、耿其昌饰演的杨波与李维康饰演的李燕妃有一段精彩的对唱,不过徐延昭的“臣难学”、杨波的“臣愿学、四季花”的唱段还是第一次听到,很是过瘾。之前也曾多次听或者看这出戏,很多时候将这几段都精简了。其中徐延昭的“臣难学”中就有“臣难学汉马援大战昆阳”的唱词,其中马援大战昆阳,指的是绿林军新莽军队的昆阳大战。
昆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一次著名战例,这一战彻底葬送了新莽政权,同时也为刘秀积蓄了声望与力量,为东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中马援就是东汉的伏波将军,曾带兵平定了交趾国的叛乱,也曾在年迈的时候领兵平定匈奴,只可惜出师未捷病故,留下了“马革裹尸”的成语。明代王守仁最崇拜伏波将军,在平定了广西匪患之后,旧疾复发,一方面向朝廷上书,一方面走水路北归,在拜谒了伏波将军庙后,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后,一代圣人阳明子撒手人寰。昆阳之战也曾被毛主席引用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中,足见此次战役对后世的影响。
不过昆阳大战的具体地点在河南叶县,应该属于一个古地名。如今在浙江平阳县,还真有昆阳镇。如果推测不错的话,上海的昆阳路应该出自浙江平阳县昆阳镇。不曾想,昆阳路上的一座跨江闵浦三桥,还能引出一段故事,始料未及。黄浦江上的桥之闵浦三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