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文化地标之国际邮轮港

标签:
上海航运文化地标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创新地标东方之睛邮资机宣传戳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451)上海航运文化地标之国际邮轮港
上海航海邮局12月22日启用了上海航运文化地标系列邮资机宣传戳“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个建筑被归入了创新地标。收到了本家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上,打印了这枚邮资机戳。通过扫描邮戳上的二维码,能登上上海航运文化地标的建筑,都是与上海航运有关的建筑、遗存、景观、文物等方面的内容,就像本次当上邮资机宣传戳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可是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
位于上海宝山区炮台湾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地处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三江交汇处,东接东海,是中国门户邮轮母港,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配套设施。2008年12月赖工建设,2011年10月15日正式开港。这里有3座客运楼,总建筑面积8万平米,能满足四船3.8万人次/日旅客的出入境需求。
国际邮轮港的整体造型以“海上画卷”为设计理念,中部客运楼以“东方之睛”为形态概念,为椭球形建筑。两翼采用长条形,布局形如“东方之睛”两侧伸展出“两幅画卷”,在保持长方形的平面空间基础上,结合局部的三维曲面变化,通过下凹的形体将三栋建筑联系起来。双向引桥寓意着国际邮轮港的建设使宝山滨江带实现从“邮轮码头”到“邮轮城”的蜕变,整体以凹—凸—凹的连续建筑形态形成连续的波浪形天际线,构成东方之睛两侧腾飞的两翼。
邮戳上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是邮轮港最精彩的客运楼,也就是“东方之睛”
。这座邮轮港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基础建筑,弥补了上海港无大型游轮专用码头的缺陷,与北外滩国际客用中心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共同形成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邮轮母港,成为我国邮轮产业中心。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海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快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如今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已经成为全球多艘大型豪华游轮的母港,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们将从这里,踏上浪漫的海上之旅。


前一篇:卯兔寄福邮戳寄情
后一篇:苏州河上的桥之凯旋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