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上的桥之恒丰路桥

标签:
苏州河上的桥邮资机戳恒丰路桥真如邮局闸北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355)苏州河上的桥之恒丰路桥
9月18日,上海邮政在真如邮局启用了两枚邮资机戳,属于“苏州河上的桥”系列,其中有一枚是恒丰路桥。这座恒丰路桥也算是20世纪初的建筑了,经历了2个世纪(实际只有100多年)的悠悠时光,见证沪上的风景、凌乱、屈辱、与荣光。尤其是陪伴着苏州河的流趟,滋润了苏州河两岸的世事变迁。
相对于苏州河上别的桥,恒丰路桥也许不算更早,但绝对是清代的建筑,只是随着时光漫步,原桥也是屡毁屡建,直至出现了当代的模样。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之前,在这个河段是外国人的赛船总会所在地,1903年之后,广东、浙江的部分商人筹资在这里修建了木桁架桥,当时称作汇通桥,这也是苏州河闸北段第一座国人自建的桥梁。后来这座桥规官办后更名为新大桥。当时汇通路南的石门二路初名为麦根路,这座桥又称“麦根路桥”,又因为桥南堍旁有外国人办的赛船总会,当时老上海人称之为舢板船,所以这座桥又称作舢板厂桥。
1927年7月因为不堪重负,舢板厂桥桥面塌陷苏州河中,2个月后新建的木桥改名为恒丰路桥。抗战胜利时期“一二八”之后,恒丰路桥日寇拆除。1947年动工建新桥,1948年建成五孔钢筋混凝土简易支架桥,此时的桥长52.7米,宽17.48米。1949年之后,有关部门对这座桥多次加固和维修。直到1986年,年事已高的恒丰路桥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新客站工程也开始动工,作为这个项目的配套工程拆除重建,次年改造后的恒丰路桥竣工。改建的新桥也改成预应力连相结构三孔桥,桥总长275米,宽29米,两端的引桥各长80米,这是苏州河上第一座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桥梁。
重建后的恒丰路桥,对于改善南北交通和苏州河上交通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邮资机戳上的恒丰路桥虽然只显现了恒丰路桥主跨的部分桥体,还有部分风格独特的桥面,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一座永远值得铭记的桥,因为苏州河上的这座桥,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

前一篇:苏州河上的桥之昌平路桥
后一篇:精神谱系之西柏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