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集邮盛事

标签:
第二届大湾区集邮展览粤港澳大湾区纪念邮资明信片集邮盛事首日实寄明信片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333)大湾区的集邮盛事
大湾区只是一个简称,正式的名称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珠三角城市,共同组成了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根据2019年国家颁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让这个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就在8月26日,本年度第二场大型综合性集邮展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在广东虎门举办,这场集邮盛事无疑为沉寂的集邮圈带来了一场欢乐盛宴。尽管这场盛宴名曰“大湾区”邮展,但参展的展品却是全国各地集邮协会征集的,火爆程度仅次于两年一届的全国邮展。但评审队伍却是高规格的,有多位国际邮展评审员出任评审员,再加上国内邮坛的顶级专家,丝毫不亚于国展盛典。
本届邮展的展出规模1200框,展出时间从26日至29日,中国邮政专门为本届邮展发行了一枚纪念邮资明信片,这邮资图上的邮展吉祥物的设计者也是大有来头,这就是香港平面设计界大师级人物,被称作靳叔的靳埭强先生。熟悉香港邮票的集邮者对靳叔应该不陌生,因为无论是香港时期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邮票,有很多出自靳叔之手,中国争办2008年奥运会时的争办标志“太极人”也是靳叔参与设计的,设计者还有陈绍华、韩美林,都是平面设计界的大腕。
有幸收到了朋友寄给我的纪念邮资明信片,其中两枚是26日邮展开幕当天的“科技湾区日”寄出来的,一枚是27日“人文湾区日”寄出来的。虽然第一天的两枚明信片上没有加盖“科技湾区日”
的戳记,但能收到发行首日寄出的明信片已经非常荣幸了,更何况这两位也是集邮界很有名气的人物,一位是遵义岑忠健先生,集邮文献收藏者,非常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就是香港特区邮学会纪觉英会长,本来一句留言,却换来了纪会长的两枚实寄明信片,感谢纪会长的厚爱。27日寄我明信片的薛先生也是多年的好友,邮政用品集邮专家,他的邮集多次在国内外邮展上获奖。
本届邮展在东莞虎门会展中心举办,也是东莞首次举办国家级集邮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多个非竞赛展览,包括庆祝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40周年金奖邮集展,粤港澳大湾区金奖邮集展,全国生肖集邮精品展、中国集邮史展览、近现代东莞虎门历史邮品文书展等。很多集邮组织也利用邮展的机会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就像鲨鱼涌邮史俱乐部举办的第二届鲨鱼涌邮史俱乐部座谈会,吸引了全国各地集邮者的参与,其中就包括纪觉英会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23民居邮票》专著首发式。
尽管由于疫情的原因,没能去东莞,多少留下了一些遗憾,不过有了这几枚明信片,真的很开心。让我在千里之外,分享集邮盛会的欢乐,分享集邮的快乐。经过了评委会的紧张评审工作,最终有4部邮集获得了本届邮展的金奖,20部邮集荣获了大镀金奖,31部邮集荣获镀金奖,28部邮集获得大银奖,20部邮集获得银奖,17部邮集获得镀银奖,9部邮集获得铜奖。一框类金奖2部,镀金奖11部,银奖30部,铜奖17部。
28日下午还举办了集邮知识讲座,本次讲座除了有现场讲座,还把这次讲座搬到了网上,利用直播的形式向全国播放,主讲人是陆游先生和寇磊先生。也就是这场讲座,引起很大的争议。听着讲座,但是站在评审的角度,我认为评审员的评审工作还是很公开的。毕竟作为一场展览的评审者和参展者都要遵守评审规则。参展者既然在参展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就代表了要服从评审规则的评判,对于评审结果也无需指责和说三道四。要想在一届邮展上取得好成绩,FIP的邮展评审规则和邮展的特别规则是必须要参透的,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前一篇:有幸收到纪觉英先生的明信片
后一篇:鲨鱼涌邮史俱乐部的第二次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