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邮票首日实寄封绿孔雀新冠疫情集邮者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181)珍稀动物时隔二十载
中国的动物资源很丰富,也有很多中国独有的比较珍稀的动物,像大熊猫、扬子鳄、金丝猴、中华鲟等,这些珍稀动物不但常伴人们的生活,也成为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但有些珍稀动物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也有很多珍稀动物以吉祥物、标识的形式出现在人的生活中,就像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敦敦,就是一只大熊猫的形象。在观赏珍稀动物方面,不得不承认集邮者有着更大的优势。就像2021年12月3日发行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第三组邮票。这组邮票上有斑尾榛鸡、黄胸鹀、绿孔雀、中华穿山甲、海南长臂猿、鳄蜥、中华白海豚、绿海龟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对于动物题材的邮票,集邮者是不陌生。1962年丹顶鹤就登上中国的方寸之地,之后的大熊猫、金丝猴、金鸡、东北虎、梅花鹿、白鱀豚、紫貂、戴胜、家燕、黑枕黄丽、大山雀、杜鹃、山椒鸟、鸫鸟、天鹅、扬子鳄、朱鹮、白鹤、鸢、虎头海雕、秃鹫、大鵟、麋鹿、褐马鸡、雪豹、野羊、鹳、昆虫、野骆驼、蜜蜂、鲟、鸮、亚洲象、白腹锦鸡、环颈雉、马鹿、长臂猿、藏羚、孔雀、金钱豹、中国鸟、白鸽等珍稀动物陆续出现在邮票上。尤其是在2000年、2001年专门发行了两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邮票,此后这组邮票一等就是20年。
如今出现在邮票上的的事物越来越丰富多彩,建设成就、珍稀动物、珍贵植物、著名建筑、文物古迹、英雄人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记录当代的历史,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小小的邮票中记录着历史,当然这是在它的使用功能之外的彰显。集邮的魅力在于集邮票的过程,只可惜现在很多直接跳过了这个过程,买回现成的年册,这样的集邮方式是找不到快乐的。当然这样也有好处,一次性买齐一年的邮票,只是不能只买,还要看。看画面、看设计、看色彩、看版别、看厂铭,看色标、看齿孔,看一切感兴趣的内容。
有时候觉得很矛盾,系列邮票的周期有些长,就像《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邮票,从第一组到第三组经历了21年,如果不是标注了第三组,还以为这组邮票早在2001年就发行完毕了。尽管已经发行了多种珍稀动物的邮票,但自然界中依然有很多动物值得我们关注,期待在邮票中见到他们的身影,而不是在博物馆的看标本。发行邮票的周期再短一些,邮票的规划再完善一些就更加完美了。
收到了朋友们寄来的邮票首日实寄封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自然对这些封封片片少不了要多看几眼。其中就发现从大连寄来的加贴了绿孔雀的实寄封上竟然有三枚戳记,销邮票的使用纪念邮戳,日期就是邮票的发行日期2021年12月3日,在邮票左侧还加盖了一枚邮政日戳,日期是2021年12月11日,在信封的左侧还加盖了一枚邮政提示的邮政副戳。如果一枚信封上加盖了多枚邮戳,那这个信封肯定是一枚有故事的信封。
从邮政副戳的内容可以知道,去年发生在大连的故事,起因就是11月3日大连市突发新冠疫情,致使两套邮票推迟销售,其中就有这套《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第三组邮票。一直到12月11日恢复正常后正式通邮。三枚邮戳反映了大连抗击新冠疫情的一段史实,相比于别的封片,对这枚实寄封会多看两眼。这就是集邮的魅力吧,也是集邮的乐趣,因为集邮者有一个发现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