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到孩子的野兽国来/阿康

(2010-06-07 00:07:25)
标签:

育儿

亲情友情

野兽

晚饭

麦克斯

杂谈

分类: 童书推介

2009年复活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给孩子们讲《野兽出没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这本书是奥巴马最喜欢的绘本之一,他对夫人说过,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那位麦克斯(Max)。画家桑达克听说后,特意寄了几本自己签名的书送给奥巴马的女儿,一时传为佳话。

那么,《野兽出没的地方》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男孩麦克斯因为在家撒野,受到了妈妈的训斥,没有吃晚饭就回到了卧室。然后,他开始想象,从床上来到了一个大森林。在森林里他发现了一群野兽。他驯服了这些野兽,成了兽中之王,和他们整天在一起游玩。慢慢地,麦克斯开始想家了,等他回到家中时,发现热腾腾的晚饭还等着他。

在现实的世界中,麦克斯是一个小小的弱者,因为自己在家长时间的撒野而被妈妈训斥,不给饭吃。在麦克斯幻想的世界中,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野兽国国王,他可以不给野兽们吃晚饭。教育家、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班杜拉(Bandura)以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儿童情绪,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会使用认知历程来表征事件、期待未来、选择行为。麦克斯在受到妈妈训斥后跑到自己的房间里,他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成为了万兽之王,成了自我世界的主宰。这个心理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不良情绪的自我消除,自我发泄的过程。他把对妈妈的不满和愤怒迅速转移到了自我世界,在现实的世界中不能得到归属和认同,就在幻想中得到自我的满足,完成了对于情绪的掌控,这也恰恰符合孩子认知与智力发展的特征,那就是儿童会依靠游戏和想象来体验,并建立经验。你可以看到在野兽国里,所有的动物都是那种胖墩墩、肉肉地形象,甚至是带有成年人的特征,比如长发、卷发,还有和人一样的双脚。在儿童的世界里,这些“大人”,成了麦克斯统治的对象,这种强烈的对比,恰好是满足了孩子那种主宰自我的心理,表达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在这个奇妙的旅程里,你可以看到虽然麦克斯做了兽中之王,他肆无忌惮的“闹腾”,和野兽们玩的不亦乐乎,但是他还是“感到孤单”,“他想待在有人最爱自己的地方。”虽然在幻想的世界中满足了自己继续“闹腾”的心理,但是他的归属感还是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爱——当他闻到“从旷野四周远远飘来好吃东西的味道”的时候,他还是毅然返回到妈妈的身旁,虽然那些野兽喊着:“我们要吃了你!”爱是这本书前后联系在一起的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它把麦克斯和妈妈始终连在一起,虽然妈妈只不过说了那样一句简单的话,并不让吃晚饭,

请到孩子的野兽国来,让孩子做一次国王,不管在何种情绪下,都要让他记住要向自己深爱的且深爱自己的人“妥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