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天,读完高世现的诗,还在感慨“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昨天,就痛感于诗歌的无力,和感情的无能。四个孩童的自杀,像一把新盐,洒在糜烂的被强制忽略的伤口上。所有的伤口都在发炎,在继续糜烂,继续腐朽。眼泪是无效的,彻夜的祈祷和诅咒似亦无效。无力节制的生活,无处求助。
面前摆满了诗歌作品,从各种版本的诗经,诗经注,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山海经,红楼梦,当代诗歌,名家诗选,杨键,杨克,高世现,以及我自己的大作,小作……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没有一句或一篇可以描述此事,描述此时此情。
这真的是一片新闻的乐土。然而,悲惨并不足以养育诗歌。所以对悲惨世界而言,诗歌仍然是荒芜的。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是因为从来都没有写灾难的好诗。
敏感的心,似乎必须要避开痛楚的抽搐,才能有余裕写下略微的幸福。
切实的痛楚是一根小小的尖刺,足以扎破幻相的虚壳,虚荣的皮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凌晨时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梦里穿过一大片坟地,高高低低的坟堆和碑石。下着小雨。A片的绿色的田野。天空是灰蒙蒙的。看不到远处。
海客先生近来好易,欲求一问,尚未得机。周末问问他吧。
推出“月出君的生活纪”微信公众号,请有缘者添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