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黛琪
探春的个性,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有不平之气。就是读者所说的自卑的反击。反击体现出一种不平之感,就是为什么会这样?她这个不平之气跟贾环是一样的,就是“我不是太太肚子生的”,你们就这样对待我。
探春在贾府三艳中的地位是很高。但是这地位有一个变化,就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刻。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常住贾府之前,林黛玉是客居的时候,都没什么。常住贾府之后,用书里面的原话就是说,三个亲生的孙女倒靠后了,就是说林黛玉占了头位。这个时候,探春的不平之心就出来了。
贾环的不平之心是针对宝玉的。就是说贾珠大哥哥没死,你跟我一样。现在贾珠哥哥死了,你成了继承人,那么大的大观园你一个人住,姐姐妹妹都只和你玩。探春怎么想的呢?探春当然觉得,我虽然是赵姨娘生的,但是王夫人对我多好,贾母对我多好,贾母是很疼她的。在黛玉来之前,几个姑娘里面贾母最疼的是她。但是黛玉来了,她就靠后了。所以这个对探春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到她管家的时候,她就把黛玉的生日忘了。这几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用贾宝玉的话来说,探春是心里最有算计的。我们现在思考一个人怎么是最有算计。她是赵姨娘生的,赵姨娘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她心疼贾环不是嫡生正位,她一心向上爬,得夫之宠,成功地爬到了王夫人的头顶上。那么探春会继承什么呢?她继承了赵姨娘的美貌,尖酸,刻薄,不平。因为赵姨娘也是不平的。她能爬到王夫人的头上,就说明她不平,并且有能力实施。探春继承了这些。同时她又继承了贾政的正统的仕途经济徐闻的那些观念。所以她不仅瞧不上黛玉,也瞧不上宝玉,她批评宝玉“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她和贾环走的是正确的道路,他们是一种人。她自己也说了,我若是个男子我早出去了。她没有办法出去。
她打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子,这个她是给王夫人出气的。她每一件事她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做了正确的事,对自己获益良多。在那个大观园里面她唯一嫉妒的不是史湘云,也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因为林黛玉越过了她。这个也可以从侧面解释和印证贾环的行为心理。
贾宝玉有红楼梦,贾环也有红楼梦。贾环跟宝玉一起长大,一起玩,很平等。然后贾珠死了,贾宝玉的地位上升了,贾环的地位就相对下降了。很多人的匮乏感是源于相对匮乏。就是我们本来没那么匮乏,但是比起别人开兰博基尼,开保时捷,那你就相对匮乏了,然后不平,嫉妒,自卑,自怜,然后就夜不能寐。贾环的心态,就属于这种相对匮乏。
元春受宠之后,修了大观园。贾宝玉,贾兰住进去了。贾环被排斥在外。贾环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可以去设想他的心态。你想林黛玉进贾府,任何场合,贾环都在场的。贾宝玉长大,林黛玉长大,贾环也长大了。进大观园的时候,其实他们正值青春期。贾宝玉可以在园子里跟姐姐,妹妹,丫头小姐一起玩,贾环是被排斥在外的。我们可以用西方心理学最著名的一种情结来说的话,在这个时候,贾宝玉所拥有的,就是贾环希望拥有的。这样很好解释贾环的痛苦。这也是非常自然的心态。他得不到,并且他被限制了。如果他们没有等级的限制,如果他们都住在大观园,其实冲突没有这么严重的。因为大家都相对平等。就他是继承人,我不是继承人,但是我们都该有的都有。你有这个玩具,我也有这个玩具。你能跟姐姐妹妹玩我也能跟姐姐妹妹玩。
但是贾环是被隔离在大观园之外的。这个时候就使得他这个企图心就变得更加地强烈,痛苦就更加深刻了。他太痛苦了。贾环是非常可怜,非常痛苦地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咬紧牙关向上爬。他写诗,做文章,仕途经济,得到了老爷的欢心,其实挺不容易的。探春也是这样的。就是说他们靠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在那个世界站稳了脚跟。确实是站稳了脚跟。这样他姐弟俩反而就都比宝玉有出息了。他们算是逆袭,很正常途径渠道的逆袭,没有什么惊人的奇迹,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就是靠你的下降加上我的上升实现的。没有宝玉的下降,没有他们自身的努力,这个逆袭是实现不了的。
现在来看看贾宝玉是如何下降的。至于宝玉,作者曹雪芹已经替他代言了,他的一生就说是过于名士派,这样那样,不务实业,导致半生潦倒,并且误了闺阁,就是说这些太太小姐们的。为什么说误了小姐还有太太,因为宝玉是对不住自己的母亲王夫人的,他对于王夫人是有愧疚的。
《红楼梦》是忏悔之书,也是这个原因。宝玉他到成年之后,到自己要挑担子的时候才发现,他是保不住大观园,保不住袭人黛玉的。他原来认为自己可以一辈子躲在大观园,比如说秦钟死了,金钏死了,他就躲到这个女儿国来,这里没有死亡,很清静,也没有争名夺利。贾环也不来跟我争,赵姨娘也不陷害我了。老爷也不来打我,师傅也不来骂我,挺好的。他就躲到那里去了。直到晴雯死了,他还在想,不管死者活着,袭人黛玉是终究在一起的。但是后来你看,袭人别嫁了,黛玉死了,黛玉怎么就死了?现在通行本没说清楚,但是我们可以推想。
至于宝玉如何个堕落,书里面是有交代的。他自己乐意躲到女儿国,但是宝钗也嫌他,劝他上进。湘云也嫌他不上进。探春也说他不上进。袭人更不用说了,最早就约法三章的,但是后来他都做不到。所以说后面宝玉不管他是不是有大的淫名是非,大观园他其实也是待不下去了。更何况晴雯之死,跟金钏之死一样,新闻效应非常大。金钏之死本就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名声的损害,晴雯之死,又把这些往事全部勾起来了。然后他“一辈子的声名品行”就全完了,贪淫好色,坏人名节。
在贾政眼中看来耳中听来,大观园的形象被宝玉毁了,小姐丫头们的名声全都被他败坏了。大观园的闲话,宝玉自己的闲话,本来就在薛蟠贾环嘴里被说道说道。这些闲话传出去,对他,对大家的名声的损害,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刑夫人得到了绣春囊,抄检过大观园,又有司琪被撵出了,这都是大观园发生的事。人家会怎么想大观园,怎么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想他和湘云,宝钗的关系,我们稍微一动脑筋,马上就知道后面会怎么样了。
《红楼梦》,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宝贝少爷,过早地向后花园退缩,乃至于失去整个人生的故事。中国人喜欢后花园,但往往是得志之后,富贵归来,退隐泉林,玩一些红红翠翠的勾当。贾宝玉是过早退缩到人生的退步,宝玉失去的,就是贾环得到的,这个得失的结局,对探春是利好的。
看得爽就打个赏呗!
新书手稿《贾环的红楼梦》节选,欢迎咨询出版事宜。
黛琪,生于七十年代。诗人,小说家,诗歌研究者。出版有《诗经》专著《故国青春明月:黛琪解读十五国风》以及《爱情就在桑间濮上:风情万种说诗经》。《红楼梦》研究专著《红楼本事》、《青春大观园:黛琪解读红楼梦》;小说《陌生人之天亮》,诗集《哑巴花的子夜歌》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