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寂寞傻瓜的无主情书

标签:
中国好人玻璃屋顶刀尔登文化 |
分类: 今文观止 |
|
黛琪 □网站编辑,广州
刀尔登又出了新书,名曰《中国好人》。此人寂寂无名,偏好躲闲偷懒,一应的生活,无非吃吃饭,下下棋;偶尔打牌,看看美剧。在北京以至于小小的石家庄圈子里,因智性优越腹内阔气,备受宠爱。他又聪明灵透,自知受宠,惯会撒撒娇使使顽皮的小性子,但若如此,往往对方先受宠若惊起来。关于他的名士行状,让朋友者爱恨交加苦笑有之,老六和缪哲都有报告。他语言的精妙与存乎其中的灵思,被重其文者称是“文明堕落的一阻力”(缪哲语);受此宝爱,未必出乎他的意料———为人难免有用世心,他懒且闲,纵然时事比死去的历史还无聊乏味,人又焉能装傻到底呢?更何况,历史未必重复———戏码戏份在变化,登台的人总至少要换一身时装来表演,从二三千年的跨度一路看过来,也添了点新鲜情味。
其实我所能交代的,既非他好玩幽默的人生乐事,也不是他能驱文词而成活物的语言游戏。而是刀尔登身上,竟有谦逊这项著名的美德。此君面皮极薄。第一本书《玻璃屋顶》出版时,曾痛悔良久,说这半生的脸皮一次性丢光了;这次蒙好其文者搜集付梓,于吾辈,虽然闻之大喜,却不敢有所袒露,且听他一番跌足懊恼:“要是早见到书,我就不敢给你看了。那些东西让我脸红,这几天都不敢出门。”幸亏他没先见到样书,否则世上岂不少了一件有聊有趣之物。
离《玻璃屋顶》面世,忽忽已去七年。此夕再读《中国好人》,感觉一如当年。一卷在手,灯下宛如常来旧友,促膝前席,喁喁谈心,不倦不怠。刀尔登读史,且把自己的见闻所思报告成编。貌似远离现实,不够切近当下,其实不然。他处处都在说着当下的毛病,若谓其“时之圣者”,似无不当,虽则他必掩耳而遁。历史人物的细小悲欢,家庭琐事,社会背景,以及其个性所成的独特境遇,刀尔登写来总体贴入微。不管是谁,我们回头目睹其作为同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浮沉挣扎,无奈逐流,是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没有一个历史是由大手笔在仓促中写成的,历史总是由每个人的悲欢填满,每个具体生命及其幽微心曲,都成为促动历史朝不同方向行动的真实推手。历史坑坑洼洼,布满微小细节,而这些细节如此逼仄有力,以至于读者虽同时为家国民族而叹息,又不禁为当事人的身躯与腰杆之承重而鼻酸,为同类之遭遇而低回心折,有心人必亦因此有所反省怵惕———读史的用与不用之道,大概也就尽于此了。 诚然,一本书的好歹,本不由他人说三道四;如人饮水,读书人自有心得。他虽谦逊,但基本上是个“恶人”,看穿把戏,恕不奉陪。“恶人”是他一直以来的自谓,而我今天也很愿意把这个封号,作为对他的一个敬称还给他。《中国好人》是一个恶人写的不成文字的零碎,仁智各见,悉在其中,读者可自由领略。
意识到某些独特性的人;意识到自己责任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在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中自觉践履的人,如梁文道用孔子语录自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这样就犯傻了———在这个时代,作为精神的君子已死去,生活的优雅已经荡然。不管我们是否犬儒,我们都在某种苟且与合谋之中。想起来,也令人可悲。
然仁者爱人,贤者多情。于刀尔登自己虽属余唾,本该速朽;但于我辈读者,却是不可多得的片言只语。那可说是一本给读书人———或者说,是写给知识分子的训诫书。而其中的风情滋味,非会心者难相与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际遇,一本书也一样。《中国好人》就好像汪洋大海上的漂流瓶,里面盛载着一个寂寞傻瓜写出去的无主情书,漫无目的地在人世间浮沉,也许遇见有缘的读者,也许还是如众多同类,尘封朽腐在无心人的眼底足下,也是自然之事。
写了几个字,略感怆然———我们无法面对的现实,以及无法面对的内心。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如何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以及将其诚恳地做以描述,还是个令人不尴不尬的真实命题;虽然对更多的头顶着知识分子标签(现今这标签值钱了)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犹可躲闪,犹可视而不见,犹可自慰并自怜。 好了,闲话太多。从《玻璃屋顶》到《中国好人》,若论旨趣,其实惟一,无外乎爱人而多情。还是用刀尔登的文字做结吧:“一颗没有教养的灵魂,是会多么轻易地放纵自己于各种龌龊的想法。他们中一些幸运的人,将来会有机会看到自己曾是多么卑下;另一些人的心灵,将永远沉沦在泥淖里,永远没有可能摆脱卑贱的悲惨,永远没有希望领会高尚的乐趣。看这些自我放逐的人!人类在类似的各种地方第二次堕落。我要你记住今天所看到的景象,希望你面前的场景能让你颤抖,并反省你的内心,意识到你的危险。不要憎恶他们,我要你为他们悲伤,他们不是罪人,他们不过是被美德抛弃的不幸的人,不知道自己本来有机会做更好的人,不知道世界上本来有更好的事物。我曾拉着你的手穿过罪恶的展厅,也曾带着你欣赏各种美丽的事物,今天我要你知道,在人性的两极中间,还有各种广大而充满迷雾的地带,将来你一个人穿越这些地带时,我希望这一次的记忆,能有助于你发现道路在哪里和不在哪里。”(《玻璃屋顶》《训子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