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黛琪游历@新西游记 |
早上八点出发去敦煌,沿途寻访玄奘偷渡出关时的第一烽、唐玉门关旧址与瓜州故城。有大风沙,出城后即见四野茫茫一片,看不清前车,阳光之下,一片晃眼白色尘障。风过处则豁然开朗。如是反复,片刻间已觉得浑身尘沙说话口碜,皮肤发疼,喉鼻干燥甚于以前。
出发前看到有消息说安西正欲恢复旧地名“瓜州”,八月十六日果然恢复旧称,沿街挂着庆贺复名的横幅。但实际上专家学者与当地人都说不清瓜州故城在哪里:是现在通常所谓的旅游景点瓜州故城遗址,还是锁阳城遗址。同样湮灭不闻的是唐玉门关遗址。有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就是唐玉门关遗址在今天的双塔水库下,阻碍玄奘法师西去的瓠卢河也在双塔水库附近,现在双塔村的一片海子。
双塔村在锁阳城的更东北方向,踏实村、榆林窟、锁阳城、双塔村分布在同一条大路的周边,双塔村更远,从地图上看,几乎就是兜了一个马蹄形的圈子。玄奘所经过的第一烽,有说是苜蓿烽,有说是沙井烽,是我们这条线主要寻找的目标。
先驱车去双塔海子,试图寻找到玄奘法师浮河的旧址。经过了砂石地、南山丘陵地带、沙漠草原相结合的地区,过了踏实村,忽然进入了一大片绿洲,白杨垂柳,沙枣果实累累,红柳丛丛莽莽,草原虽然不似张掖高山草甸那么丰美碧滋,但是也颇为养眼。进入双塔村,又驱车行几公里,遥望一片海子,在白杨、芦苇间宛如一大块水汪汪的蓝色琉璃,水波荡漾不休,十分诱人。大家下车,才知道这里就是传说中玄奘法师出关渡河的地方,海子中央和四周,生长着茂密、高大、已经扬花抽穗的芦苇,随风起伏,天高云淡,看了叫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
随后去了双塔水库,双塔水库已经很靠近312国道,绕过南山丘陵带,一片广大碧波赫然在目,在大风下,浪花逐岸,鸥鸟远引,竟如大海涨潮般感觉,颇为有趣。水库四周丘陵环绕,远处山上有亭翼然,但是所谓的玉门关遗址,真个是望穿秋水也望不到了。
但是在附近,据说有真正的唐玉门关遗址,就在锁阳城遗址西北桥子村的马圈村。从地理位置上来判断,锁阳城是唐瓜州旧址,在今安西东南,双塔水库在今安西东面,在唐锁阳城东北,玄奘法师没必要出瓜州后返身东回去渡瓠卢河的道理。资料上说,马圈有大城小城遗址,相去二十步,正符合各种典籍中记载的唐玉门关情况,大城就是唐晋昌县城,小城就是玉门关。
于是又原路折回二十多公里到桥子村问马圈道路,说尚有十几公里,并且是乡村土路。于是望路进发,辗转经过草原,看见牛马骆驼群羊,相间放牧。走了十来里,歧路在前,于是又问路,老乡非常热情,给详细指点了一番。又前行约十里,遥望见一村,绿柳垂杨,尽是大树 ,沙枣西瓜,望之盈野,不觉心里一动, 见田间有夫妇二人开着拖拉机在收西瓜,于是就问此处可是马圈,答曰是;又问有没有古城遗址,答曰有的,但是路难走,他可以带我们去,说着便过来上车,并捧一只新摘的西瓜来送给我们。
从村口问路到遗址荒台,约有三四里地,在草场间弯弯绕绕,若非领路,我们确实还不知如何下手。这个村民姓贾,气质谈吐都不似一般农民,讲一口柔软普通话,态度谦逊含蓄。到了小城遗址,他指点给我们,说去年王小丫等人也曾来过,但是他们的结论是此地并非唐玉门关旧址,旧址应该就在双塔水库底下。
所谓大城小城遗址,其实我们一眼也看不出来,无非有些城墙台垒痕迹,且风化剥蚀,现在仅余一段夯筑土墙基,四周漫漫荒野,不见游猎旗帜,真叫人感慨万状。小贾说,他也认为这里就是唐玉门关遗址。因为当初玄奘法师出锁阳城后天色已经不早,他行不多久,天色即黑,夜间被一条河挡住去路,随即折树填沙人马方得过,而马圈村南即有一条无名小河,按地图来说也属于疏勒河,但最后流往流沙,自行消散。他这个说法确实颇有道理。
唐玉门关旧址总算有个着落,但是苜蓿烽或沙井子,全然打听不到。看看烈日当头,风沙弥望,气温之高已难承受,喝水片刻便觉咽喉干裂难受。从马圈出来后,我们在渊泉方向转道,直接奔赴敦煌,一个小时后抵达敦煌,看见酒店门口已经挂上了“欢迎重走唐僧西行路下榻假日大酒店”的红色横幅,不觉心内安然。
前一篇:9月1日,锁阳城塔尔寺怀古
后一篇:9月3日 寻梦敦煌意踌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