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日报》-创立特色管柱力学 重建近代物理基础

(2010-03-17 18:02:57)
标签:

杂谈

创立特色管柱力学 重建近代物理基础
——记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子丰
王小慧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kjrb/res/1/20100313/28081268420198656.jpg重建近代物理基础" TITLE="《科技日报》-创立特色管柱力学 重建近代物理基础" />
  李子丰教授在主持学术会议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kjrb/res/1/20100313/51751268420198671.jpg重建近代物理基础" TITLE="《科技日报》-创立特色管柱力学 重建近代物理基础" />
  李子丰教授在办公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到底属于谁呢?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三种因素:第一是天才,第二是努力,第三是命运。那么,当你看到科学家取得重大成就,运动员手举奖杯登上高高的领奖台,建筑师指挥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的时候,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这些人除了在理想、信念、进取心、自信心方面有明显优势之外,还在于心理承受能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李子丰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勇于追求、积极奉献的学者。

  创立特色管柱力学理论

  建设特色石油工程专业

  李子丰教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长期奋战在石油工程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对石油钻采工程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有特色的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理论体系,更正了岩石有效应力的计算,指出了空化数不能判别流体的空化状态,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教育博士后奖、黑龙江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油气井杆管柱力学》获得1999年黑龙江省优秀著作一等奖。“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获得2008年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李子丰教授2009年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李子丰教授在燕山大学建立了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硕士点。石油工程本科专业成为河北省特色专业。他重视锻炼学生的创新和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提出并解决问题;他与学生协商制订了高于学校标准的严格的课堂纪律,无故缺课三次不允许参加考试;他严格执行闭卷考试制度,他所监考的考场连作弊的萌芽也不存在;他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中,每年都有校级优秀论文;在给研究生讲授专业课时,他采用学术报告加读书笔记的方式,锻炼学生查找和筛选资料、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做报告、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锻炼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的能力。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德育理念的培养;坚持“德”字为先,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诚实守信,并适时协助学生解决就业推荐等问题。2009年6月24日晚,在石油工程专业国防毕业晚会上毕业生集体演完节目走到后台时,李子丰教授与他们告别并准备离场。当李子丰教授向场外走时,突然听到国防生在叫“李老师!”李子丰教授迅速转过身,还没等开口,就听一声号令“敬礼!”,全体国防生向李子丰教授行了一个整齐而规范的军礼,李子丰教授向他的学生、2009届石油工程专业国防毕业生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场面十分感人。

  关于高等教育,李子丰教授认为:(1)高考应该不分文理科;教育部所属院校,应该全国联考,根据分数录取,并适当照顾西部和边远地区。(2)高等学校首先应该教学生做人,其次才是做事。(3)高等学校的校长应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由全体教师或全体教授差额直选产生。(4)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功能设置单位和岗位,避免为安排某个人设置单位和岗位。(5)高等学校官员不应该争夺“模范教师”等教师荣誉。(6)高等学校考核教师,不能只看产出,还要考虑学校的投入。(7)高等学校应该建立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淘汰机制。(8)高等学校应该严格考试纪律,培养诚实守信的人才。(9)应该禁止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级领导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减少官学交易,维护学位声誉。(10)高校排名,应该纠正学校越大、学科越全,排名越靠前的现状;无论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家长的角度,都应该考虑投入/产出比。(11)院士,作为特殊人物,兼职应该与所在单位协商,并适当减少从所在单位领取的薪酬,经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批准。(12)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应该达到法定的比例,不然政府主要负责人应该辞职或被免职。这些观点是一年多以前,李教授向记者讲的,与正在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高等学校的部分基本一致。

  质疑相对论正确性

  重建近代物理基础

  目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美国阿波罗登月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两个最伟大科技成果。然而,相对论的正确性和美国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却一直受到怀疑。李子丰教授在做好石油工程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从对学生负责、对科学负责的立场出发,对相对论的正确性和美国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李子丰教授首先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对哲学和物理学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重申了空间、时间、质量、能量是相互独立的四个基本物理量,不能相互转化;(2)空间没有物质属性、不会弯曲,不存在大于三维的物理空间;(3)原子能源于原子内的能量,原子能的释放是基本粒子带着其质量和能量一起转移了;(4)宇宙只有一个,不存在反宇宙;(5)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不存在反物质;(6)不存在只吸收物质而不放出物质的黑洞,也不存在只放出物质而不吸收物质的白洞;(7)时间流逝速率不变,不会倒流;(8)不存在以太;(9)光和电磁波是具有波动特性的粒子流;(10)不存在超距作用;(11)不存在二维生物和物质;(12)不存在“上帝”粒子;(13)场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实践证明,这些理论的正确性是毋庸质疑的。

  李子丰教授还对光的本性和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是光子被物质吸收和再发射的过程,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透光率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他还对用光来测量运动物体参数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真空中和在介质中观测运动物体的理论—运动物体观测论。这种理论的提出无疑是对基础物理的一次创新和改造。

  李子丰教授论证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错误的。实验证明,在任何参考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相对于光源的速度都接近于一个常数c。爱因斯坦在建立狭义相对论时,做了如下偷梁换柱的处理:第一步扔掉参考物—光源,改为“在真空中光以光速c传播”;第二步随便安上参考系,进一步改为“在真空中光相对于任何参照系以光速c传播”。然后利用洛仑兹变换,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得出了时间延长、尺寸缩短、质量增大、质能转换等推论。

  李教授认为:(1)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是对光速测量结果的歪曲和篡改;(2)“同时性的相对性”是个伪命题,它是通过偷换概念、混淆感觉与存在、映象与实在而炮制出的产物;(3)狭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即洛仑兹变换,是一组人为拼凑出的自悖的数学式,毫无科学价值;(4)狭义相对论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实践验证,所谓的“实验验证”有些是炮制出来的,有些是强硬贴上狭义相对论的标签;(5)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和错误的数学推导的基础上的一种荒谬的理论体系,它有可能限制科学发展。

  李教授还认为:时下盛行的一些歪理邪说大多源于狭义相对论及其衍生品,如“第4度空间”“时间隧道”“宇宙大爆炸”“黑洞”等一类伪学说。例如霍金说他可以和牛顿和爱因斯坦同桌打牌、科幻电影中漂亮女孩通过时间隧道去与历史上的皇帝谈情说爱等,都是鬼神论的代表。狭义相对论是当代科学,特别是基础理论发展的严重障碍。维护与反对狭义相对论的斗争,不仅是学术上的争论,是科学史上的一次拨乱反正,还是一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

  李子丰教授一边做主流物理学杂志的工作,一边将其研究成果投到一般科技期刊发表。他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相对论错误,做了十多场学术报告。他还以公开、实名的方式,对以相对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申报国家级成果奖、主要从事相对论研究的人申报院士提出异议。

  李子丰教授做了十多场美国阿波罗人类登月的学术报告。听完报告的人,没有一位再相信美国阿波罗人类登月是真的。

  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为真理而献身,是科学家的天性、使命和美德,李子丰教授将继续以“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增强祖国经济实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服务石油工业建设”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无悔跋涉。

  李子丰,1962年生,中共党员、民盟盟员,河北省迁安市人。1983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1986年获该院石油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1994年至1997年任大庆石油学院副研究员;1997年至1998年任大庆石油学院研究员,大庆市政协常委;1999年至2002年任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大庆石油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石油钻采工艺编委、石油钻探技术编委、石油机械编委、河北省石油学会理事、河北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议人、973项目评议人、石油学报和工程力学及力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网评、会评专家。

  他长期坚持在石油工程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第一线,结合石油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对石油钻采工程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理论体系,指出了空化数不能判断射流的空化状态,更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