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返正、弘扬和发展牛顿时空观
李子丰
(燕山大学)
一、用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物理学研究
在物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神创论。将人们能够通过各种观测和感知确认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纳入科学的范畴。将人们在已有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外延而得到的、但没有被验证的预测和设想,纳入假说的范畴。科学是确定的、正确的,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
二、唯物主义时空质能观
(1)时间。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是永恒的。时间是单向的、均匀流逝的、无始无终的。
(2)空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空间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空间是三维的、各向同性的。
(3)质量。质量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质量是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没有质量小于或等于零的物质。
(4)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属性。物质的能量有几种存在形式。物质内的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但总能量不变。
(5)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时间是时间,空间是空间,它们都是客观实在。时间不是空间的函数,空间也不是时间的函数。它们是描述物质世界的基本量,是定义之后就不再变化的。
(7)数学空间与物理空间。在数学中,多维变量可以称作多维空间。在物理学中,有一维空间(线)、二维空间(面)和三位空间(体);不存在大于三维的物理空间。数学中的多维空间,不能直接移植到物理学中,只有在维数小于等于3(不包含时间)时,可以对应。
三、狭义相对论源于对光速不变原理的错误解释
狭义相对论中的洛仑兹坐标变换错误地将光速不变原理理解为对于某一特定光束,在彼此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一惯性参照系中,其相对于该惯性参照系坐标的速度是相等的。忽略了不同坐标系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导致一系列谬误。
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速只是作为传递信号的速度出现的,没有用到光的任何特殊性质。如果将传递信号的速度由光速改为声速,那么就会得出任何物体的速度不能大于声速的结论。盲人和蝙蝠是依赖声波来研究和了解世界的。如果狭义相对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盲人和蝙蝠就会得出任何物体的速度不会大于声速的结论。
四、运动物体观测论取代狭义相对论
为了解决运动物体的测量问题,提出了视时空的概念,导出了运动坐标系真实时空、静止坐标系视时空与静止坐标系真实时空的关系,建立了运动物体观测伦。运动物体观测论解决了运动物体的测量问题,运动不会产生长度变化、时间变化和质量变化,不存在光障。运动物体观测论与狭义相对论相比较,运动物体观测论既有理论与实践基础,又无谬论。应该放弃狭义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