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话┃读罗朝猛《寻变:与域外教育面对面》

(2018-09-03 15:41:53)
标签:

《寻变》

推介

教育

分类: 媒体互动

                                书话┃读罗朝猛《寻变:与域外教育面对面》

   

        ( 此文刊于2018年8月29日《东方教育时报》)

 

文┃姚双

       在面对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比较敏捷的教育主体和相关方时,教育工作者们都在追问或思考:教育到底要做哪些改变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很多人追根溯源,希望让本土教育发展历程中哪些曾经被遗忘甚至被抛弃的朴素理念重新回归,就有了“回到常识”“回归传统”的思潮,兴起了一股股国学热,也有了一些十分有意义草根性实践。例如,期望通过践行师生同读共写等十大行动达到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目标的新教育实验等等。

       众所周知,任何一方面的革新道路都不是一路坦途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重塑世道人心起着重要作用的教育改良。

        国内某知名网站在去年7月刊发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974年9月在韩国延世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标题赫然为《中国教育最大错误就是模仿西方》。众多知名公号为蹭热度纷纷转载,很多根本就没有读完文章的人断章取义拿这篇演讲稿说教育界一些不令人满意的问题都是一味西化引起的。

         钱先生在演讲中明确说道:“但这不是说我们要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也不是要我们不懂得看别人,不懂得学别人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但此种种应有一个限度。切不可为要为学别人而遗忘了自己,更不可为要学别人而破灭了自己。今天,我们东方人便有这样的趋势,亟待我们自己来改正。”

       只要认真读完演讲稿就晓得是编辑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加了生猛的标题,当下一些传媒机构为“吸粉”常这样做,所谓“题不惊人死不休”。

       显然钱先生是对从清末民初以来摈弃东方文化里朴素的教育常识,不顾各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人的需求,过度学习甚至照搬照抄欧美苏联模式一种观察思考后的冷静呼吁。

       教育要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肯定不能“闭关自守”,需要时刻观察当今和未来发展加速的时代对人的需求。也不能不在认真研究本国教育发展历史和社会进程的基础上,去虚心学习其他国家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上有哪些曲折的路径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罗朝猛博士作为一名从宜昌基础教育系统走出去的优秀人才,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深耕多年,专业也由英语教育研究转向教育法学研究,曾被教育部公派国外留学,之后也多次出国游学考察。还兼任高校硕士生导师,工作十分繁忙,但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经历让其对教育改革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对国外教育变化也有很多亲身感受的机会,还有着及时鲜活的信息获取处理能力。他立足于世界教育发展前沿动态,花费了大量精力,常年细心记录整理精选出了发达国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再结合自己留学和国外游学经历,分别从“顶层设计”“重塑学校”“打磨师资”“再构课堂”“立德树人”五个方面进行了精炼梳理成书,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打开教育视野,为教育改良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改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正如前几年国内教育界掀起的一股“佐藤学旋风”,让众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借鉴佐藤学先生的思想。如果没有佐藤学先生常年坚持在教育一线听课与学生老师家长们交流,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接地气的理论和方法,就不会有这么多一线老师积极认真的去审视日本基础教育。

       同样,罗朝猛博士这本书就为我们推开了看世界教育发展的多扇窗户。从此窗远望,我们看到的不是云遮雾罩的大山,清醒的教育同行们都怕云里雾里迷了路。而是看到了多条清晰可见的小路,沿着这些曲曲折折的小路,就能登上远处高山,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妙处。

      姚双,是一个读点闲书写点小文字的人,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是一名叫六六的小姑娘的爸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