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日本“综合学习时间”课
(2016-12-12 14:14:55)
标签:
日本“综合学习时间”教育 |
分类: 好文转载 |
2016-12-12 10:57:00
核心提示:什么叫“综合学习时间”课?怎样将“学习时间”像语文、数学一样被规定成为一门“课”?对于一直按部就班进行传统课程教学的中国老师和学生来说,日本教学改革中的“新概念”该如何破解?本期我们就带您了解一下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课。
兴趣爱好成首选
“综合学习时间”是日本近两年教育改革的亮点,它不是课外小组综合活动,而是一种新开设的利用教学时间正式进行的综合课程。主要包括国际理解、环境思考、社会保障、家庭知识、食品营养、信息情报、自然体验、学校特色等多种现代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多项综合知识与技能。
大阪教育大学教育学部附属高等学校的白井老师介绍了他们学校学生分小组准备“综合学习时间”的兴趣爱好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自行组成小组去图书馆查资料、动手制作或者现场表演,再使用录像机将活动的内容拍摄下来,送寄到国内外学校当中,与其他中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学习的目的。
做饭绘画进课堂
在“综合学习时间”的课堂上,一组学生们准备了自己设计的日餐简介活动。这个小组的学生们在宣读完介绍词以后,每人戴上围裙,一起合作动手煮饭,同学们之间分工合作,井井有条,在将做好的食物展示给老师之后,四个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分享着自己活动的感受,既学习了餐饮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组合作意识等实际生活能力,体现了一种综合学习训练的意义。
另一小组的活动更有意思,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绘画和制作的动漫作品。一位男生通过向大家展示自己画的机器猫,为大家讲了一个机器猫帮助小朋友战胜困难的故事。另一位女生则通过自己绘画的一组家庭人像图,讲述了自己家里的温馨故事。此外,还有学生们设计的手工招贴画“泡泡小人”、卡通明星等,学生们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不仅在“综合学习时间”课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故事,还交到了很多兴趣相投的好朋友。
“跨界”体验最受宠
“综合学习时间”是日本文部省推行教育改革当中的重点,目前在各学校当中广泛设置,它推行的目的是为了一改日本中学教育当中存在的呆板、生硬,偏重单一学科的教学形式,通过特色课程,改变学生的厌学状况,使学生能把各科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学习时间”打破学科领域、打破班级界限,尝试跨班、跨年级的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时间上可灵活安排,在内容上可自主选择,没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科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和操作性。一位日本老师曾经观察过他的学生们在“综合学习时间”课上的表现并指出,“学生们在这堂课上表情特别轻松、自然,每个人都很有兴趣,并且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想方设法地推进活动,这种形式的课堂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相关链接
什么是“综合学习时间”课?
在日本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在以往“学科”、“道德”、“特别活动”3个板块的课程结构当中增加了第4个板块“综合学习时间”。
“综合学习时间”不是一种课外活动
相比于传统课程要由上级部门来决定教学目标和教科书的做法,“综合学习时间”只规定学习时间而没有规定学习内容,没有教学目标和教科书,其目的在于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它注重体验性、操作性,是日本面对全球化、开放化的时代,为提升国家竞争力而重新定位的新型教育模式。
□文/靳忠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