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与大学的“云梯”

(2016-07-08 06:54:37)
标签:

中山大学附中

“云梯计划”

特色课程

大学衔接

教育

分类: 教学研究

                                              (此文刊于2016年7月6日《中国教师报》,发表时略有改动)

           文/廖珂    罗朝猛

 

                     一、由来与意蕴

          我校把特色课程取名为“云梯计划”,源于我校地处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园内,大学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与教育资源促使我们思索和探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课程建设的条件和便利。《辞海》中“云梯”之意,指古代攻城时攀登城墙的长梯,而我校特色课程“云梯计划”中的“云梯”寓指中山大学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云梯计划”特色课程是指,秉承中山精神与汲取中山大学优秀的文化,依托大学独特而丰厚的教育资源,倚靠中山大学学者、教授及重点实验室等这座“云梯”联接附中,为附中学生提供多元化与多样性的人文、科技、财商等系列课程,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为未来社会培养个性化发展的人才。

              该课程含以下三层意蕴:一是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大学文化背景,“校中校,园中园”;二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选择性,共开设涵盖三大课程类型、十大学习领域的20多门类课程;三是培养目标的明确指向性,培养个性化发展、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构建与实施

(一)培养目标:个性发展

“云梯计划”特色课程建设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旨在落实我校提出的作育时代英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特色课程与国家和地方课程形成新型互补课程结构,有效地融合在我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坚持“基于学校”和坚持“为了学生”的理念,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学校的特色。

宏观而言,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与国际视野。微观而论,意在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设置:合理架构

1. 设置原则

“云梯计划”特色课程设置既考虑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又关注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既考虑了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也设想了要创造条件为未来课程发展奠基。具体说来,课程设置遵循了以下五条原则。

(1)课程架构分层科学,主要包括通识型、拓潜型和研究型三大类型课程,它们彼此之间呈阶梯式形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课程设置尽可能多门类和多模块,为兴趣与潜力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

(3)课程资源方面尽量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及周边社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机地与我校已有的实践与基础进行整合。

(4)课程开设有助于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5)课程实施有利于附中与中山大学携手共同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为在“逸仙班”中开设大学先修(Advanced Placement)课程做准备。

2. 课程结构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云梯计划”高中特色课程结构图(略)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课程结构层次分明。课程结构分为三个层次:通识型课程、拓潜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种划分能突出重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选修的兴趣。部分课程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开设,先传授方法、普及知识、激发兴趣,再指导选题、项目实施、撰写论文或参与竞赛,最后成果展示。

普适班课程安排表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时间

1

中大史话

高一(上)

2

走进中大

高一

3

中大名师大家

高一(上)

4

专家教授系列讲座课程

高一、高二

5

演讲与辩论

高一(下)

6

财商教育初阶

高一、高二、高三(上)

7

常用创造技法

高一

8

50个创意实验

高一、高二

9

领导力课程

高一、二

10

小课题研究ABC

高二

11

生活方式与环保

高一

12

中国传统文化

高一、高二

13

国际理解教育

高一、高二

14

西方哲学经典 

高二

15

逻辑常识

高一(下)

16

生涯规划教育

高二(下)

17

理化生实验设计

高一

 

18

人工智能机器人

高二(上)

 

19

人类基因组计划

高二(下)

 

 “逸仙班”课程安排表

 

学期

课程名称

导师制课程

高一

中大史话、走进中大、中大名师大家、专家教授讲座、演讲与辩论、常用创造技法、50个创意实验、小课题研究ABC

配置附中和中大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高二

财商教育初阶、财经纵横、科技前沿、小发明小创造、环境地理、统计初步

学生在科技与商科两个分野中进行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能力

高三(上)

计算机科学A、高中—大学衔接课程、生涯规划课程

指导课程

“逸仙班”以《小课题研究ABC》课程为例,包括三个部分内容:①学生篇(如何选择项目、实施活动过程、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创新比赛);②教师篇(寻找学科教学与发明创新切入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发明创新活动、如何在科学教育中进行课题研究);③项目篇(项目点评)。循序渐进,既符合一般的认知过程,又遵循了科学的研究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组织管理,健全完善

       为确保“云梯计划”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廖珂校长为组长的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教研处进行日常的过程管理。

        特色课程的师资以附中现有高中骨干教师为主,同时延聘中大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生命科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岭南学院、管理学院等有关院系的教授、博士生担任附中兼职教师。

       为保障特色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将不断健全与完善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制度,包括五年发展规划、三年实施方案、选课指南、课程管理办法、评价方案、每学年教学计划、学分管理等,以此来规范教学行为。

      为配合特色课程建设,我校已斥资千万余元新建起了近三千平米的高中教学楼,已配套多功能教室、学生研修室和各学科专业课室。

       教材采取自编和选用相结合。授课方式主要采用:讲授、讲座、座谈、访谈、讨论、报告、调查、研究报告、活动设计、成果展示等。

       普适班(普通学生选修)每周2课时,每学年80课时;“逸仙班”(特长生选修)每周4课时,每学年160课时。普适班课时安排在周四、周五第八节,“逸仙班”安排在周四、周五第七,八节。外出参观、调查等项活动安排在周末或假期。

      鉴于“云梯计划”特色课程的特殊性,评价方式主要以非纸笔测验为主,包括小论文、读书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成果展示汇报等,学生成绩更多以质性评价为主和等级制形式呈现。

                     三、发展与前瞻

       我校把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于体现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兼顾学校课程发展的追求、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需求。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满满的信心描绘未来这样一幅亮丽的图景:通过系统的特色课程实施和学科教学,学生的素质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在长期的课程实施、学科教学过程中,我校形成独特的课程和教学文化,滋养学生的个性,濡染学生的气质。

       学生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真正朝“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会学、乐学、高效学习成新常态。涵养学生文化精神、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获得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语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

       教师方面:通过特色课程的开发,打造学习共同体。各学科组建立起共同愿景,形成各具特色的学科主张、学科组文化和教研文化。对教师个体而言,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程意识,构建起高效优质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增强课程意识,编写出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一批复合性、研究型的市区名教师。

       学校方面: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与互补,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于大学背景、构建融入逸仙文化、具有附中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特色课程,编写出具有附中特色的校本教材50余册;培养各类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让更多的附中学子在中大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子。

 

                     (作者:廖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罗朝猛,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教研处主任、教育学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