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大学的“云梯”
(2016-07-08 06:54:37)
标签:
中山大学附中“云梯计划”特色课程大学衔接教育 |
分类: 教学研究 |
二、构建与实施
“云梯计划”特色课程建设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旨在落实我校提出的作育时代英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特色课程与国家和地方课程形成新型互补课程结构,有效地融合在我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坚持“基于学校”和坚持“为了学生”的理念,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学校的特色。
宏观而言,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与国际视野。微观而论,意在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设置:合理架构
1. 设置原则
“云梯计划”特色课程设置既考虑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又关注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既考虑了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也设想了要创造条件为未来课程发展奠基。具体说来,课程设置遵循了以下五条原则。
(1)课程架构分层科学,主要包括通识型、拓潜型和研究型三大类型课程,它们彼此之间呈阶梯式形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课程设置尽可能多门类和多模块,为兴趣与潜力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
(3)课程资源方面尽量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及周边社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机地与我校已有的实践与基础进行整合。
(4)课程开设有助于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5)课程实施有利于附中与中山大学携手共同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为在“逸仙班”中开设大学先修(Advanced Placement)课程做准备。
2. 课程结构
普适班课程安排表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开设时间 |
|
1 |
中大史话 |
高一(上) |
|
2 |
走进中大 |
高一 |
|
3 |
中大名师大家 |
高一(上) |
|
4 |
专家教授系列讲座课程 |
高一、高二 |
|
5 |
演讲与辩论 |
高一(下) |
|
6 |
财商教育初阶 |
高一、高二、高三(上) |
|
7 |
常用创造技法 |
高一 |
|
8 |
50个创意实验 |
高一、高二 |
|
9 |
领导力课程 |
高一、二 |
|
10 |
小课题研究ABC |
高二 |
|
11 |
生活方式与环保 |
高一 |
|
12 |
中国传统文化 |
高一、高二 |
|
13 |
国际理解教育 |
高一、高二 |
|
14 |
西方哲学经典 |
高二 |
|
15 |
逻辑常识 |
高一(下) |
|
16 |
生涯规划教育 |
高二(下) |
|
17 |
理化生实验设计 |
高一 |
|
18 |
人工智能机器人 |
高二(上) |
|
19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高二(下) |
|
学期 |
课程名称 |
导师制课程 |
高一 |
中大史话、走进中大、中大名师大家、专家教授讲座、演讲与辩论、常用创造技法、50个创意实验、小课题研究ABC |
配置附中和中大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
高二 |
财商教育初阶、财经纵横、科技前沿、小发明小创造、环境地理、统计初步 |
学生在科技与商科两个分野中进行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能力 |
高三(上) |
计算机科学A、高中—大学衔接课程、生涯规划课程 |
指导课程 |
“逸仙班”以《小课题研究ABC》课程为例,包括三个部分内容:①学生篇(如何选择项目、实施活动过程、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创新比赛);②教师篇(寻找学科教学与发明创新切入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发明创新活动、如何在科学教育中进行课题研究);③项目篇(项目点评)。循序渐进,既符合一般的认知过程,又遵循了科学的研究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