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后记

(2014-08-31 09:06:33)
标签:

权利

研究

后记

教育

分类: 教育法学

 

 

《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后记

                                         

                                          后 

     本书是在华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的《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形成的。

     在拙著付梓之际,回眸自己走过的求学历程与完成拙稿的写作过程,既感到欣喜与慰藉,也为半调子的学识深感忐忑不安,但更多是充满感激之情。

     感谢我的导师华胡劲松教授。先生为人爽直、待人真诚、扶掖后学、甘为人梯。正是先生将懵懂的我领进了教育法学的学术殿堂,使得我有机会从先生那里汲取知识的琼浆与学术的养分。先生睿智的思想、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敏锐与独到的学术眼光,使我难望其项背。先生所一贯强调的“学理意识”、“方法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国际意识”至今在我脑海中萦绕。先生的做人与做学问,令后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博士论文而言,从选题确定、到论文开题,到提纲数易,从初稿至定稿,无数次与先生的讨论与交流,无数次与先生思想上的碰撞,处处凝聚着先生的心血、智慧与希冀,在此,我要衷心地向先生道一声:谢谢您!

    感谢华南师范大学扈中平教授、黄甫全教授、谢少华教授、葛新斌教授。论文开题过程中,他们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意见,正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和“批判”,才使得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茅塞顿开,不断得到启发。广东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崴教授、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还在百忙之中拨冗为论文初稿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为论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感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劳凯声教授担任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感谢中山大学法学院马作武教授等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他们对我的博士论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

     特别感谢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教授和沈阳师范大学石连海博士,虽然与他们素不相识,一封求助于他们的 e-mail发过去,便立刻惠寄给了我所需要的宝贵资料。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非常感谢蔡金花博士、雷丽珍博士、吴开华博士、余中根博士,他们在我学习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不同形式的帮助与支持,同学之情我将铭刻在心。

    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牛志奎博士欣然为拙著作序。    

     感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研究员的无私相助,2009年本人曾向陈主任提出请求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纳入到他所主编的《教育管理新概念丛书》范畴出版,他欣然允诺,虽然由于个人原因最终未能纳入丛书出版,但陈如平主任那种关心“学弟”和甘做人梯的情谊让我终身难忘。

     感谢在日本留学时的导师田中敏教授的谆谆教诲与悉心指导。

     感谢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廖珂校长、北京市十三中马景林校长、湖北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董云校长、江苏苏州市教育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戴永处长、湖北武汉开发区一中周传垓副校长的鼓励与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父母、岳父母给予了我完成学业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妻子郭午临女士默默地承担家里一切事务而乐此不疲。爱女罗立飞远在大西洋彼岸求学经常提醒我要与她在学业上比翼双飞,给了我努力进取的无形动力。  

      最后,还应当感谢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教育出版社为我提供了出版本书的机会。拙著有幸入围广东优秀教育专著出版基金项目,衷心感谢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桂科博士、广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应中伟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广州大学王卫东教授、广东省教研室原主任吴惟粤特级教师、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局长钟以俊教授、广州市教研室黄宪主任等的评审与推荐,使本书得以面世。感谢广东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论室编辑靳淑敏女士,她开阔的学术视野与独到的专业眼光对本书精雕细刻,使本书增色不少。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领域内有关权利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主要有肖远军博士的博士论文《关于学校权利实现问题的研究——以某省普通高中为例》(1998)、李晓燕教授所著的《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实现保障机制研究》(2001)、蒋后强教授所著的《高等学校自主权研究—法治的视角》(2010)和尹力教授所著的《儿童教育权——性质、内容与路径》(2011)等,但探讨公立中小学权利的专著鲜见。鉴于此,本人尝试从教育法学的视角对公立学校权利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囿于法理学方面知识的“先天不足”,书中的分析和结论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乃至谬误。祈请学界各位前辈、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罗朝猛 识于中山大学康乐园

                                       

                                                    2013年9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