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朝猛
笔者有幸曾被国家教育部公派赴东瀛留学,学习期间主动和被邀请考察过不少日本中小学。近年来,出于工作需要随团考察过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基础教育。异国独特的中小学场室文化给笔者脑海里烙下了很深的迹象,深刻体悟到了异国学校的一种“场室精神”与学校“味道”。
日本中小学校长室文化有其独到之处,在校长室墙壁上都挂有历届校长的“标准”照片并附任职时间,给人一种庄严与敬畏感。通过浏览历届校长照片,便可大致知晓该校的办学历程。似乎这些“先辈”校长的照片,无时不在无声中提醒现任校长如何在前任校长基础上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这些照片给人感觉可以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让现任校长感受到前有“先辈”
后有“追兵” ,在无形压力中可以增强现任校长的使命感。
日本中小学体育馆文化独树一帜。在邻近日本海的新泻县猿桥中学,我们看到该校体育馆功能多样化,它集学校集会、学生集中午餐、学生上球类体育课和进行球类比赛于一身。为充分发挥体育馆能“说话”的功能,该校对体育馆的布置可味独具匠心,将学校办学理念、校训等镶嵌在体育馆显眼位置,让学生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通过这种耳如目染的方式,学校的办学理念就不经意地浸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该校还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在体育馆内悬挂有鼓舞学生斗志的标语口号。经过时间的洗礼,久而久之,日本中小学体育馆文化逐渐形成。
澳洲的校门文化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钦斯中学是一所私立男子学校,没有校门,而在学校建筑显眼处立了一块上面刻有“哈钦斯中学始建于1846年”的牌子,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厚度。果然名不虚传,听学校介绍,该校确实是当地乃至全澳洲的一所百年名校。在学院式女子中学,我们看到该校校门上挂满了多国国旗。我们边参观边这样猜想:该校办学具有国际化视野,注重国际理解教育;该校注重国际交流,广接姊妹学校,与这些挂有国旗国家的学校都有交流与交往。在听该校校长介绍办学概览时,果不出笔者所料,该校就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学校。
澳洲和加拿大学校的走廊文化值得我们去探寻。在他们看来,走廊不只是学生活动的场所,它也是教育学生的一面“镜子”。在澳洲和加拿大学校的走廊,有的展示的是学校和个人参加当地体育或音乐比赛所获得的金灿灿的奖杯;有的张贴的是一幅幅看起来很稚嫩但富有个性特色的学生美术作品或手工作品。更有意味的是,在哈钦斯中学游泳池的外墙的瓷砖上镶嵌有学生的自画像和学生按下的手印。澳洲另一所学校科学馆走廊的天花板上设计有恐龙进化的年代图表。
更值得一提的是异国学校的教室文化。澳洲朗斯藤教会文法学校教室布置非常温馨,在某一教室我们看到张贴有这样一幅“4R”班训: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顺应(resilience)、反思(reflection)。加拿大有的学校班级张贴有励志性的话语,其中有一个班这样写道:“我们是自己的主人。然而,更重要的是,你们是你们自己的主人。”
日本学校教室文化也各显特色,有的教室贴有所有学生的照片并附上“我们要打造富有挑战性的班级”这样鼓舞士气的言语;有的学校班级墙上写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场室文化是“学校的表情”,是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它折射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观。一言以蔽之,笔者所考察过的无论是北美、大洋洲还是我们的近邻这些学校的场室文化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即场室文化秉乘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都在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中影响一代代学生的成长。
(刊于《上海教育·环球时讯》2012年第10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