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观摩协作教学
(2009-04-10 11:41:18)
标签:
教育
日本
中学英语教学
|
分类:
比较教育
|
听说日本中学的英语课流行“协作教学”(team teaching),我一直想看个究竟,一日终于有了机会。一大早我和我的tutor(专为留学生配备的生活辅导员)离开国际交流会馆驱车前往上越市立城北中学。这是我到日本学习近一年来首次到中学参观听课,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
我们先到初一(2)班教室。教学楼的外走廊全都是封闭式,特别宽敞,为学生课余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室的布置也颇具特色,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方,张贴着每个学生的自画像,自画像下面都写有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语句,内容包括我的梦想、专长、血型、尊敬的人以及个人的奋斗目标等。上课铃声响,同时有两位教师阔步走进教室,一位是梳着长辫、高鼻子、蓝眼睛,来自苏格兰的ALT(Assistant Language Teacher, 外国语教师助手)男教师查理,另一位是年轻秀丽的日籍教师佐藤智子小姐。没有想到的是,我也被安排到教学环节中。
先由我和查理分别向学生提问:How are you?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以上问题复习了上一堂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由查理导入新课:“This is…”和“That is…”。在外教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有关以上句型的口头练习。接着日本教师用母语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然后分别由查理和智子老师各自带领20名学生进行操练。有时是教师一个人面对20名学生,有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以上环节结束后,两位老师和学生围绕本课所学句型玩起了书面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新的英语单词,又练习了“This(That) is…”句型。查理的教学真是高明,他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把游戏引入到书面练习中,学生兴趣盎然,学得轻松愉快。玩了游戏又掌握了运用语言的技能,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教室内响起了下课的音乐声。
听完课,我对协作教学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具体的内涵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于是,我便向该校英语科主任田中老师请教。田中老师告诉我,协作教学在日本的兴起是为了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是从重视知识的“量”向重视知识的“质”进行转换的需要;也是从树立新学力观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思考力、学习欲、判断力的需要。其宗旨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而不至于落伍掉队。鉴于传统班级教学中教师一人面对学生人数过多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本文部省开始着手对学校教师的配置进行改革,从过去教师一人面对40名学生一齐授课,变成两个教师同堂授课。一位教师授课是集体指导,教学整齐划一,两位教师就可以对异质学生进行指导。协作教学使每位教师面对20个学生进行“小班化”教学成为了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个别教学也成为了可能。
协作教学主要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教师的组合方式既可以是一名JTE(日本英语教师) 和一名ALT(外国人助手教师),也可以是两名JTE(日本英语教师),也可以是一名JTE(日本英语教师)和一名JTS(其他学科的教师)。外国助手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英语是母语的优势,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要明显优于日本英语教师,有利于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而日本英语教师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两人同堂教学做到了优势互补。协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协作教学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两位教师分工合作,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训练机会,增大了学生语言训练的频度和密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当然,协作教学对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挑战,它既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密切合作,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协调。协作教学要求教师之间课前一起备课,一起对教材进行分析,一起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作业设计和评价设计。协作教学的教学形态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变换,有时是全班集体一起授课,有时分成两组、三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指导形态也呈多样性:全班、小组、个人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别指导落到实处。日本英语教师还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协作教学。比如,英语课上学习外国的饮食文化,就要求家庭科的教师带着有关的餐具同英语教师同堂向学生作说明,以帮助英语教师解决英语以外的专业知识问题。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