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家长大学报到自理自立 |
分类: 教育随笔 |
近日,上海大学开学,迎来了5000余名全国各地的90后新生。学校连续第3年在体育馆为新生家长提供休息点。很多外地家长陪孩子来学校报到,就这样住在了体育馆里。网友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8月25日《长沙晚报》)
无独有偶,最近我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也纷纷告假,要送孩子大学报到,而且往往是全家出动,爷爷辈的也有同往的。每年的8月下旬到9月初是中国各类高校陆续开学的日子,这个日子里,按理说最忙的该是学生,但在不少家庭里最忙的却是父母,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笔者认为,开学算多大点事呢,由孩子自己前往好了,入校诸项事宜孩子自己完全能够办理好,家长根本无需陪同前往,何必去费心劳神呢?更重要的是家长陪同、代劳真是费力不讨好,一则于己无益,二则于孩子倒是有害。
何为于己无益?单位上班的家长需要请假,自己做事的家长需要停下手中的事。作出这样决定的家长们一心陪同孩子入校,少则三两天,多则一周不止,时间、精力与工作、事业都是一定的损耗,这又何苦呢?何况还会因此产生一笔不小的开销,或许还可能因此影响自己的生意或失掉对自己工作利好的机遇。其实,家长的心思是可以理解的,孩子没出过远门,没独自处理过生活琐事,生怕孩子犯难或做错了什么。其实,这样的担忧基本是多余的,在交通、讯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票即达千里之外会有什么不安全;一个电话就可以沟通明白,孩子不懂的事电话里能够说清。何况一下车,高校往往有接站的学兄学姐们一路帮忙,包括办理各种入校手续,何惧孩子走错路或入校手续不明白、不会办呢。
为何说于孩子有害?孩子自幼到高中毕业一心只在学习上,十几年里,可谓“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了,自立精神不强,自理能力较弱,更难说能“自力更生”了。终于考上大学,家长们是时候放手了,这正是让孩子独立“闯天下”的好时机,此时不放手更待何时!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道理易知却难行。父母真正子为孩子长远计,应该让孩子学会独自历练、吃苦,学会独立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及早放手是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基本前提,切莫把这些孩子独自长大成人的难得锻炼机会给剥夺了。难道家长还想一辈子让孩子一直呆在温室里?陪孩子入校,让孩子将脏衣服、臭鞋袜打包寄回家,给孩子不断地寄零食,然后陪孩子找工作、相亲、结婚……有完没完呢。更重要的是一直这样做下去的话,孩子永远长不大,将来难以在社会上自立,还容易导致人格缺陷和自主能力的长期欠缺。显然,这不是家长们想要的结果,更不是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学生的中小学时代,如果说因为学业负担过重而耽误了孩子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那么,从今天孩子远赴大学开始是时候“补课”了。
此报道说也有例外,长沙市一些中学和中职院校,一方面鼓励新生独立报到,拒绝家长陪同;另一方面即便家长来了,也最好是呆在一边当“看客”,让报到的新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的这种强制性“干预”实在是为学生谋长远,值得高校学习,也值得家长们反思与改进家教方式。
孩子考上大学的年龄,正是孩子18周岁左右开始步入成年人行列的年龄,该放手的事还是早点放手吧,迟早的事赶早不赶晚。“让孩子自己单飞”,不仅学技能更是磨砺心理、滋长精神,这样做才是真正地疼爱孩子,真正是为子女将来的一生作打算。
201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