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仿佛,一场告别”在昆明

(2014-12-12 23:01:58)
标签:

杂谈

昆明塞林格咖啡馆躲藏在街市的里面,它就像是一个自我的人把流行和商业都挡在了市井的外面,我们谁也逃不过市井的世俗,所以只能求其次,把商业化降低到最低限度。

最近我越来越明白了“仿佛,一场告别”的意义,经过了这一两年,我彻底明白了,不要把情感过度投入到不会对你感兴趣的人的身上,从我的朋友圈的那些细节可以看出来,什么人真正已经离开了你的朋友属性,大家都彼此失去了关怀的情志,所以,我就和你们说再见了,我们即便是在同一座城市里也不会主动见面了的,这不得不显得有一些伤感,因为我经常为友情投注大把的心血,最后我明白了,别人并非把你当做一个他内心的朋友,那种问候只有在对方有事的时候才会响起,所以,我们还是彼此遗忘了吧。

昆明的Kevin很热心,先后张罗了这次在昆明的书友会,也谢谢他的朋友在分享会现场拍的照片,还有徐先生的笑声,都特别爽朗乐观。昆明分享会的地点就定在塞林格咖啡馆,老板马力是一个文艺的人,玩乐队,喜欢黑胶唱片,除了开了这家咖啡馆,还经营了一家超过十年的书店——麦田书店。而且老板居然看过我上一本关于香港的书。所以我们就简单聊了一下,我能感觉到彼此那份尊重内心的情绪,不要夸张,也不需要寒暄,一切都按照一种感觉去做就好了。

那晚,来听我分享的昆明朋友超过我的想象,除了那份聆听,还有那种投入的彼此的对话,都让我觉得昆明是一个好地方。在文化的天地上,它一点不显得有任何的封闭,相反是开放的,也是包容的。有一些读者,貌似是要和我交流关于在欧洲的生活和学习,我都心领神会,为他们签名,要问问他们的生活和经历,简短,有力量,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

分享会上,我依然是说了很多,我说到了许鞍华,说到了《黄金时代》。我孜孜不倦,骐骥用文字构建起一个维度,这个精神的维度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去理解 ,去释然,这个维度不适合装B的人,可能这个维度也自动过滤掉了那些所谓的朋友吧,时间无情走,我看到了彼此的无力以及经由时间检验出来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和单薄,终于,有一些人走出了我的朋友圈,可能这也是对方这几年给与我的最后的回答吧,很好,不计较,不比较,不要去想更多!
我坐在昆明的车上,时常觉得有一股眩晕的感觉袭来,我的厌恶感觉反反复复总是回来,挥之不去。我在结束了昆明的行程后,还去了重庆的合川,在师妹的课堂上,看到15年前的《花样年华》的片段,我们真的不要轻易去谈《花样年华》,看看就好了。时间无情地走,王家卫分明是要努力去挽留……

我和这些大学生说了电影,北欧,举重若轻的生活轨迹,很多领悟只有等十五年才会有,我告诉他们,我也告诉了自己,夜晚的合川火车站,我一个人站在月台上,我等待那一趟回成都的火车,并且感到冬天的那种凛冽以及毫不留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