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ican的未来埋葬在过去

标签:
伦敦barbican007旅游 |
http://s5/mw690/001AL8eAty6Ec7LgYrq24&690
Barbican就像是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子》里存在的那个怪异和未来的,但是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城市景观。这样的景观在伦敦还真是显得非常迥异的。伦敦地铁从underground的黑暗忽然变作了城市一隅的铅灰和旧样子,我们在傍晚抵达Barbican。
http://s4/mw690/001AL8eAty6Ec7OYVRF43&690
伦敦好多时候,给予我非常衰落的错觉,但是那些小地名的小地铁站的衰落又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物质上的衰落,或者这么讲吧,这就是一种剥落的样子,Barbican似乎就是以这样的样貌出现在我面前。
http://s5/mw690/001AL8eAty6Ec7QHwigf4&690
这处据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修筑的区域,当初是为了营造一种未来感,可是在如今看来这种过去的未来感显得非常格格不入,非常奇特,但是又那么特别。伦敦真是非常美妙的,只要有那些年轻的身影存在,有一个剧院,一间学校驻守,有一群喜欢把这里成天搞出很多派对的人起哄,气场就形成了。Barbican,年轻人欢庆了一种非常真实又飘渺的艺术氛围,那种随时可以参与的自由精神,反衬了伦敦的整个自由和随和印象。
http://s14/mw690/001AL8eAty6Ec7S7z4xed&690
Barbican的一汪破水塘也是最为温柔的存在,年轻人拿一杯酒,四下聊天,大声说话,抽烟发呆,再回到Barbican艺术中心的派对中,这里聚集了那些经济窘迫的艺术青年,在这里,伦敦不再自恋,不snobbish,不分等级,不分彼此,我在这些派对的人潮中走来走去,我觉得我不属于他们,我也不属于伦敦,我觉得如果我非要寻找一种属于感,就需要拿一杯酒,去四下打开话局,但是我在Barbican成了一个真实和自我的观察者,我喜欢看着这些年轻人,我喜欢看他们对着一汪破水塘发呆,我喜欢看那些在音乐中的有些模糊的脸庞,类似于一种行为艺术本身。
http://s4/mw690/001AL8eAty6Ec7UtR3t63&690
http://s9/mw690/001AL8eAty6Ec7Ux61af8&690
位于Barbican的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是现任007先生Daniel
Craig学习戏剧和表演的学校,教学楼背后的水塘边在夏日傍晚都是艺术青年们。
http://s3/mw690/001AL8eAty6Ec7X2EsW62&690
感谢朋友Vivian带我去了Barbican,我觉得伦敦让我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些道貌岸然和文化艺术,还有这些观察的瞬间,它们像是Barbican夜晚里现代写字楼里散发出来的孤独灯火,一点也不温暖,但是那么炫目,那么诱惑,那么蛊惑着我一直把心放在异乡,把自己丢在了伦敦,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