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希思罗开始

(2013-09-06 09:19:13)
标签:

伦敦

davidbowie

coventgarden

soho

kennington

分类: 旅行
和香港的好朋友Vincent,乔纳森匆忙吃了一个晚饭,我从中环搭乘机场快线折返回香港机场,凌晨的飞机似乎是港剧《冲上云霄2》的现实版,飞往伦敦,一个我离开了三年的城市,如今又可以回去小住一番。12个小时的飞行以黑夜开始,伦敦在清晨的朝霞中露出温婉的一瞥,从空中俯瞰伦敦,2012年的奥运会场清晰可见,落机后的清晨希思罗机场安静而有着一种步调,欢迎我的到来,是我喜欢的姿态,不管英国border control的官员是多么的傲慢,我们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份英国式的礼遇和清晨伦敦的自我安然。
 
http://s6/mw690/56fb5d50tx6CrMFbZ2J95&690

因为可能是在清晨,因为入境的队伍并非很长,入境官员问了几个简单问题,我就顺利进入英国,然后按照路线去搭乘火车前往Paddington station,再由此转换地铁线去我住的Kennington,拿出三年前使用过的oyster card,在自动机上冲值,一切顺理成章,因为是周日清晨,地铁上显得格外安静,从Bakerloo line上经过的熟悉地点,比如Baker street,Oxford Circus来看,我觉得伦敦又回来了!换线到了Northern line,走出Kennington地铁站,发现这个地铁站如此古老,后来得知,已经有120年历史,想一想,伦敦地铁超过150年的历史,Kennington算是老将,经过120年,地铁站的主样也没有任何变化,安稳有序维持正常运作,并且保有如此历史感。

我的房东前晚宿醉,所以我的房间没有准备妥当,我把行李拖进房间的厨房,和一位苏格兰女艺术家聊天,我当日的主要计划是立刻去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看David Bowie is展览,苏格兰女艺术家提醒我,赶紧去排队,因为是最后一日,所以应该很多人在那里排队。我扔下行李,前往South Kensington地铁站,回到伦敦,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就能立刻恢复地铁的辨识功能。走出South Kensington,就朝着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方向走。果然,排队买票想看David Bowie is展览的队伍已经排了很长,我刚刚排进队伍,帅气的博物馆管理员就耐心向我们这些后来的人解释,并且提醒我们不要浪费时间排队了,因为“排在这个点上的我们肯定没有机会买到票”!我的心一沉,飞了十几个小时,为了看一个展览,却只能扑空,排在我前面的英国阿姨非常笃定,包括前面几个英国大妈,她们一边和帅气的管理员寒暄,一边说,“我们要一直排下去”。我和前面的英国阿姨聊天,她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她想来看展览,“买不到票,it is so unfair!”英国口音忽然就以特别熟悉的方式回到脑海了。果然,我们都没有买到票,所有当日票都sold out。我们的队伍就此散掉,我祝英国阿姨生日快乐,她祝我旅途愉快。随后,大家只能悻悻然去博物馆的商店买纪念品。
 
(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买来几张David Bowie is展览的限量明信片)

不过,我喜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故地重游到也是自得其乐的,室外的池子和花园都是我曾经留恋的地段,今日再踏上此地,必然是思绪万千,有一种感怀的。伦敦开始展露自己的娇艳和灿烂阳光。如果你是喜欢时装,就一定要来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这里的时装陈列部会带你畅游一番时装设计历史。这次虽然没有看到David Bowie is展览,却遇到了Club to Catwalk: London Fashion in the 1980s,从夜店到天桥,看到流行文化与伦敦80年代clubbing文化对于时装设计的影响和互相渗透。遇到母子俩人,母亲应该是经历了80年代的那种朋克,夜场欢愉,详细给儿子说什么是“哥特”,何谓“雌雄同体”,什么是“Camp”。展览现场的音乐有自己的伦敦beat,Betty Jackson, Katharine Hamnett, Wendy Dagworthy and John Galliano当年的设计确实有着一种伦敦城市印记,在这样的时刻,你觉得伦敦真是伟大的城市!艺术大爆炸的年代一直没有过去,即便是过去了,也被很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成为一种佳话!

从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走出来,下午的伦敦时光特别舒爽,因为在8月的中段,可以看到这样灿烂的阳光,坐在小广场上的人,享受着周日的一种散漫自在,又可以独自咀嚼午后的那份悠然。我在South Kensington地铁站外的小广场上吃了午餐,逛了减价书店,看到窗外的伦敦,熟悉又难以描绘,似曾相识,算是久别重逢,相信这一次为期三周的旅行就此展开了。
 
http://s4/mw690/56fb5d50tx6CrO2EBJF03&690

我站在South Kensington地铁站外,打断一对恋人谈话,让男子为我拍照,和David Bowie is展览海报合影后,回到住处收拾行李,洗澡打扮一番,我已经在非常熟悉的伦敦中心地带了。从charing cross的广场一路走到China town和以前在BBC相熟的朋友吃晚饭,然后去到SOHO的Yard喝一杯。
 
http://s3/mw690/56fb5d50tx6CrMREw6ed2&690

这座Yard,自然有一个院子,楼上楼下热闹不已,三年前我在这里和比利时的艺术青年聊天认识,转眼大家似乎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作,我有一些失落和感伤,因为似乎挣扎没有停止过,但是却是没有得到一个结果的样子,在Yard里,我再次陷入一种自我纠缠的矛盾状态,我渴望被伦敦收留,但出口似乎不在这里,或者是我根本没有找到出口。

傍晚的SOHO有着暧昧,煽情和堕落的美好气氛,sex shop书店一直有着隐匿的吸引气质,我在这里拍照流连,让步调和心绪回到一种伦敦的状态,只有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回到了伦敦。
 
http://s6/mw690/56fb5d50tx6CrN3l4bP15&690

我们再散步去Covent Garden,夜晚关掉的铺头依然有着一些孤清但是精致的样子,三年来,伦敦的外观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内心和各自生活的景观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