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时光3·故地重游未必怀念良久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旅行 |
http://s13/middle/56fb5d50gca184e66256c&690
(厦门大学外不远处的南华路以及顶澳仔,是我喜欢的地段,去“沙茶”买生活物件。)
在厦门的几天,可以自己安排走一走,所以基本上也是故地重游。故地重游的意思是2008年的时候有朋友带领去了厦门大学,鼓浪屿,好像厦门对于我来讲也就是这样的一些行踪。
再去厦门大学的那一天,天气实在是好,炎热,蓝天白云。估计厦门大学那个时候已经是在开门迎接新来的学子了。只是和2008年那阵相比,厦门大学门外的小店子全部拆掉了,露出南普陀寺庙的香火,而校园大门外的嘈杂并未因为大学校园门口的整治而有丝毫的改变。喇叭轰鸣,人声鼎沸。
走在厦门大学里,我寻思和自动记忆起当年和文林一起走过的厦门大学,有湖,还有经过熟悉的宿舍区,还去了鲁迅博物馆,拍了照片,香港的朋友Vincent说,“拂了一身还满”,是啊,我想沾点文气。在厦门大学的时光书店看到自己的书放在书架上,为几个天南地北的朋友写了明信片。
一直走上山,有高处的那块大操场。这块操场很美,坐在石阶上,可以远眺厦门的海,所以,厦门大学的美,有着一种沉静和美不胜收,而且有着那些拐弯抹角和拾级而上的美。
我又一个人走到了厦门大学的“白城”,我一直喜欢“白城”这个名字。经过“白城”的那座桥,路的对面是海,海滩上有欢快奔跑的人群。2008年的2月,我走在这片沙滩上,看到一些污浊和灰色,夏天末尾的此刻,风景尽然不同以往。
我知道我错过了2008年的路线,那一次我们穿过一条隧道,看山色湖光,只是在我从“白城”折回宿舍后,我偶然看到了那条隧道。
又一日,我决定要再去一次鼓浪屿。2008年2月和7月来厦门的时候,去了两次鼓浪屿,感觉都美好。2008年2月那一次有一种遗忘的时光况味,到了如今,这样的况味荡然无存,从踏上去往鼓浪屿的渡船开始,拥挤,嘈杂夹杂闷热,鼓浪屿给我一种无从辨识的面貌,拆掉的,新建的,进入鼓浪屿的那一片市场真是让人感到极度恶心和不愉快的。
所以,这个上午在鼓浪屿的散步经常被挥舞着小旗子的导游和游客干扰,我不得不一直走向隐藏的角落,避免遇到势众的人潮和无聊的喧闹。
事实上,那种存在在心里的关于鼓浪屿的“小资”体会在几年前可能就全部死掉了,而且死不复生,万劫不复。
可是,我在鼓浪屿还是温习了2008年和文林在这里留下的那些脚步,路线。每每再度遇见,心里还是会涌上莫名的感动和回应。比如,当年我在这条阶梯上留下了身影,我从这个角度拍摄了鼓浪屿的那些历史痕迹。
那些已经空置和遗弃的别墅,没有被后来的维修和整理,才有唤回时光记忆的功效,其他为了游客修建的仿冒作品都是对于历史和回忆的破坏和践踏。
在经历了一种近乎是被欺骗的旅行后,我在三个小时后,乘船离开鼓浪屿。不过,鼓浪屿和关于2008年的那次厦门况味,一直是埋在我的心里的……没有退去……
前一篇:厦门时光2·摄影展和分享会
后一篇:厦门时光4·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