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日·2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 |
这条在保山市板桥镇的青龙古街,据说在二战的时候成为了当地物资补给的一条重要街道。街道中间依然是古老的碎石板路,走在上面凹凸不平。住在街道附近的儿童在愉快嬉笑。
当地人带我们去了一家“无名茶室”,运行了170多年的家庭茶室,全是街坊邻居聊天和放松的地方。房子是主人家自己的,所以没有租金,这也是为什么这家茶室可以一直运作的原因。现在的茶费是一块钱一杯。依然是用柴火烧水,茶室里还是清朝当年的模样。幸好云南经常有这样充足的阳光,从黑暗的茶室里望出去,是一种温暖的调子。
云南确实是一个品茶的地方,朋友Vincent又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http://s9/middle/56fb5d50gc84a7fb1ef18&690
原来,这条古街也走过“马帮”,留下那些穿越高山的“马帮”人的足迹,在青龙街上,还可以随时看到售卖的“马帮”器具。坐在这座“无名茶室”里,的确能感到“茶马古道”当年那种沧桑和流浪味道。
原来,这条古街也走过“马帮”,留下那些穿越高山的“马帮”人的足迹,在青龙街上,还可以随时看到售卖的“马帮”器具。坐在这座“无名茶室”里,的确能感到“茶马古道”当年那种沧桑和流浪味道。
当地人热情,还买来产自这条街上的茶点配合茶饮,手工作坊的饼干和蛋糕是很可口的。随时,有左右街坊邻居跑过来看热闹,或者是和老板娘寒暄几句,甚是生活滋味。
http://s7/middle/56fb5d50gc84a9aca4d56&690
作为这一代经营这家茶室的阿姨告诉我,一些日本朋友跑来喝茶,店家不在,就自己烧水泡茶,静静喝完留下茶钱,再默默走掉。170多年过去,这家茶室依然无名,在这条青龙街上散发时光回溯的神秘味道。
作为这一代经营这家茶室的阿姨告诉我,一些日本朋友跑来喝茶,店家不在,就自己烧水泡茶,静静喝完留下茶钱,再默默走掉。170多年过去,这家茶室依然无名,在这条青龙街上散发时光回溯的神秘味道。
夕阳傍晚,青龙街上有着闲散的当地人,三三两两,男子骑摩托车,搭自己的女友回家,云南的阳光,把本地人的脸晒出的光泽和黝黑,让人印象深刻……
云南诗人于坚有诗云,“我听见风走动的声音/我听见花蕾打开的声音/一有异样的响动/我就跳起来打开房门/站在门口久久张望/我想他们会来叫我”——于坚,《整个春天……》
前一篇:云南三日·1
后一篇:厦门时光1·走走停停华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