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要趁好时光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 |
http://s13/middle/56fb5d50hb45cb0d6544c&690
数一数,这是在这座被称为故乡的城市度过的生命里第29个冬天,其余有两次冬天是在异国度过,那是真正的逃离和远离,至今我依然觉得是很梦幻的。昨天下午,和纽约人Keith约在星巴克,聊了一个下午,这个39岁的男人,被我奇特的希腊经历吸引,我们交流彼此对于伦敦的记忆,还有始终飘荡的很多心路,我一直默默认为,我不会就此终了,但有时亦觉得生命也不会走得太过长久,疾病,意外,未知的未来,它们会把我牵引到什么地步,我无从知晓。
我觉得对面坐着的这个Keith,声音和长相都和Bradley Cooper很像,有时候都出现了一种重合的印象,唯一的区别是,Keith是金发,而Bradley Cooper是黑发。我们还聊到很多电影,诸如希区柯克,他讨厌的伍迪艾伦,以及他对于这个城市的美好印象——他对这里的感觉颇好,好过我对于这座城市的憎恶。说憎恶也不是,可能我把对于自己的憎恶叠加成了对这座城市的憎恶。我觉得应该把对这座城市的抱恨暂时放在一边,积极享受当下的快乐?带着那么多恨在生活,可能是太过于沉重了?
http://s11/middle/56fb5d50hb45cacd4642a&690
走在朋友的小区外,我忽然觉得这么多年了,我连所谓的自己的家都没有,可能再过十年,依然会是这样漂泊动荡,我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昨晚真是冷啊,树叶落了一地,走在这位认识了十年的朋友家外,走成了习惯。
http://s15/middle/56fb5d50hb45cbc98cf4e&690
上周完成了圣诞前最后一桩工作,带一支美国爵士乐团去贵阳做演出,三场演出。我和爵士乐手很有默契,这趟出差,更加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大致规划好了来年半年的计划。我明白我为什么可以和爵士乐手聊很多个人的话题,我们在那个寒冷的地方度过了愉快的几日,打击乐手Jordan对我说,我们明年纽约见吧,我们在机场给彼此一个再见的拥抱,说好了!
http://s4/middle/56fb5d50hb45c6004bd93&690
看了一些电影,觉得《忧郁症》还不错,在某一些层面上,甚至是很打动我的。导演拉斯·冯·提尔是真正的狂人,在如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导演在做这么癫狂的事情呢?是少之又少的,我喜欢他镜头里的美,欧洲的安静,宴会中的一种迷离,油画般的那些镜头让人过目难忘。按照导演的话来讲,“城堡面前的高尔夫球场来自安东尼奥尼的《夜》,象是多部作品集体完成:一点瓦格纳,一点德国浪漫主义,一点安东尼奥尼,一场布尔乔亚式婚礼时,拍出了好莱坞电影的气质。”Kirsten
Dunst很棒,这是我多年未见的诗意电影。除了女主角Kirsten Dunst,还有第二位女主角Charlotte
Gainsbourg,简·伯金和赛吉·甘斯布之女也是亮点。至于新郎的扮演者,我第一眼就估他是北欧人,果然是到美国大红的瑞典“吸血鬼”Alexander
Skarsgård,我的北欧嗅觉很灵!影片中还有Charlotte Rampling。丹麦导演Lars von
Trier是怪才,他和法斯宾德很像!
我的第一本书《孤独要趁好时光》(Pretty Pockets of Solitude)终于完成出版了,正式的出版和网络预售从下周开始,这是今年完成的最自我的事情,我感到很骄傲!其他的都是做戏,一年做一部真戏足够,其他的都是敷衍,都是对付。
http://s3/middle/56fb5d50hb45c4e471132&690
这本书的封面采取内外封面形式。而且是裸书脊设计。设计过程经过了北京的三家工作室。特别感谢广州永正出版公司的程圆圆,新书内封面是简单卡其色,需要北欧的安静味道;书的外封面分为内外双面:外壳上有我拍摄的2009年巴黎夏日街景,展开有我的作者简介和时装设计师喆子的封底新书推荐,内里一面是我在奥斯陆和伦敦做的潮人街拍图集,是一幅小型海报。
http://s2/middle/56fb5d50hb45ca3865df1&690
下周开始,我希望可以在博客里,微博中和大家分享新书的更多信息以及心情感悟。本书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专栏作家翟迪,《外滩画报》城市生活版的高级编辑文林为我赐序,我很感激。
很多朋友喜欢《孤独要趁好时光》的推广词,我也很喜欢:2年,12国,15城,一个旅人,一袭欧洲,一种成长,一生沉醉…衰老攻占你,生活俘虏你。只有旅行,把你还给自己——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