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舜英的文字让我找到生活的共鸣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 |
http://s3/middle/56fb5d50ha69d9ee40f12&690
谢谢Amy Xiao小姐和我分享上图的惊喜!希腊蔚蓝,情绪饱涨,一切正好,你活出了一个风采,其他一点都不重要。我喜欢这张相上的自由,俏皮,女孩子的玩笑,浪漫和希腊。生活中的小惊喜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现原先一个决定,一个买卖尽然在后来焕发出无以复加的酣然感觉——比如,当年你买的一件衫,经年累月,在一个后来的日子被重新拾掇,尽然展现了一种和当下如此切合的氛围;再如,4月在香港休年假买的那一套如砖头的许舜英的书,两本白色的书,装在一个白色的纸盒子里,一本是《购物日记》,一本叫做《古着文本》,在这个周末读,经过了两个月后,发现当初买下,再不远千里背了回来,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在我读这套书前,我的期望不高,此后,尽然在许舜英的文字间找到了久违的生活共鸣,我活在一个我没有认同感的城市,每天备受煎熬,四处窒息的感觉,无社交,此种情况下,阅读这样的文字显得尤为重要,至少我读到《购物日记》里写的那些许舜英关乎生活,情态,时装,买物的精准和细微感觉,是相当对味的。正如文林说的,读这套许舜英的书,字字句句尽然是心有戚戚焉,越读我觉得说的越对,那些散落在生活细节里的真知灼见,那些反对“潮流”和“流行”的态度,那种不与人为伍的决然,那些美学欣赏上的自我感知,是如此真切和让人动容。读到这本书,我真想和几个好朋友分享,远在伦敦的Amy,我们可以经常在下午去Covent Garden,我怀念伦敦那些可爱的人,我想把许舜英的这些话一句一句念给你听,就在伦敦的一个午后;我想和文林喝一次下午茶,聊一些关于设计,烹饪,食材的话题;我想去一次台北;我想回到挪威去,在挪威的夏日光线里,看到生命的剔透和被延展的那些文艺片段。
于是,许舜英说,“我喜欢白色但略有些油漆斑驳的木质地板。有view的浴室,干爽的风吹动我的窗纱……挪威的光线。”我们都对于侯麦电影里的很多细节抱有如此痴迷的情感:比如夏天的法国海岸线;男生的水手横条纹T恤衫;女生的60年代平底鞋子。我读到许舜英写到的关于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60年代下的一种elegant,我准备再看一次那部Blow Up,当时看不全面,现在需要再看,安东尼奥尼的伦敦以及“瘦削,扁平,冷淡,长腿,英伦强,几何图案的迷你裙,金属链菱格纹包,前额有刘海,六零年代就是比八零年代来得欧陆而现代,其他一点都不重要”。于是,许舜英说,“我害怕:杜拜。红木家具。下石油雨,餐厅免费提供的茶水。购物商场的美食街。新闻主播的造型。电视广告配音。餐桌上的冰雕龙船装着的sashimi。”于是,许舜英有一篇短文,名字叫《男人是购物白痴》,她写道,“我害怕衣橱里没有半条亚麻束绳宽口裤的男人。我害怕对秋天刚上市的藕色毛衣完全没有冲动的男人。我害怕在茶餐厅吃饭他却点了一道剁椒鱼头的男人。我害怕只会整箱整箱买红酒却从不补充用完了的咖啡粉的男人。我害怕水还未滚就把火锅食材丢进锅里的男人。我害怕买了一只日本幕府时间银质水壶却拿来配陶杯的男人。我害怕太容易被尼龙网袜吸引,却不觉得薄毛袜滑落至小腿肚是一种性感的男人。我觉得我其实不是害怕而是恐惧。未来跟昨天跟男人一样是无法改变的。”
渐渐被清晰了的思绪是,活太久都不重要,重要是活得怎么样!不想在这里浪费了,浪费只能加重负担和自我煎熬的程度。开始新的挣扎。我对于在此,始终是格格不入,又被一些恐惧的东西缠绕,不如早点抽身离席。我觉得这套书很多激赏的部分在于搅动起关于我现在平静生活的否定。我完全理解一个台北人在上海的那种四处碰壁的落单感觉,许舜英告诉我们在上海,牺牲了很多在台北享受的生活乐趣,比如,“每两三天就逛一次书店,或半夜十二点逛书店。到便利店买鲜奶,在上海能免则免。敢喝茶餐厅的茶水。看报纸。散步。吃路边摊和家里附近的面店。去电影院去咖啡厅去美术馆去公园去药妆店去7-11去传统市场。消费各种达人商品,从木瓜达人,凤梨酥达人,卷心酥达人,私家烘焙咖啡豆达人,Macaron达人到上门帮你整理衣橱的达人。”
今晚,我看美国脱口秀David Letterman一期采访Jude
Law的老节目。应验了许舜英的话,关于男人穿西服的话,“你知道衬衫领与西装领之间相差的高度应该维持几公分?你知道双排扣西装只能扣上哪几颗纽扣?你知道牛津鞋,孟克鞋,帆船鞋究竟要如何搭配你的下半身?你知道为什么最好的西装面料材质是四五%的cashmere搭配五五%的wool?你知道领带花纹与出席场合之间的对话要如何拿捏?你知道猎装外套搭配什么材质的裤子最有味道?你知道你要如何着松身线条或者修身线条美化你的体态?你知道领巾的长短,色系,材质要如何选择才能创造出所谓的posh(高雅)的效果?”“除了日本以外,大部分的亚洲男人,要不就是很不会穿西装,要不就是不穿西装……所谓‘很不会穿西装’的男人,可以举政府官员以及在你周围但是面目模糊的广大中年男性做为代表……”“穿西装的哲学就是让男人成为最佳衣着的典范。一个很懂穿的男人并不是一定要很潮,也不一定要玩mix
and match的游戏,如果我要选一个男人的理想装扮,我宁可选Daniel
Craig,也不会是黄伟文。”在这篇《高级订制的都会主义》里,许舜英赞美了Hedi
Slimane时代的Cosmopolitan
http://s12/middle/56fb5d50ha69da255274b&690
如果我没有看错,Jude Law风情万种,这身出场的西装出自Dries Van Noten,我热爱的比利时设计师……至于许舜英书里对于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的赞美和描述,写到了我的心坎里,还有那些关于买物,时装的美学,心理学分析,举凡的作家,都是我的心头好,都是精彩的。“Truman Capote说的没错,账单有可能是最令人心碎的小说”——好一个美玄的开头!
“世界上最迷人的事,莫过于在冬天的烤炉边读小说,一整个衣柜的巴黎裁缝手工制作的女装,作一个70年代的广告公司职员,英王爱德华时代的灰色西装,威尼斯调香师量身调制的香水……难怪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人生是你失去的那一个。”——许舜英《购物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