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音 |
五一让人疲态尽现,然后就是夏天毫无征兆地来了,周围任何人都在说,“好热啊!”嗜睡,我觉得我陷入夏日嗜睡的怪圈。幸好手里有一部老片子——《射杀钢琴师》。据说,这是在整个法国“新浪潮”期间比较早的作品,不,在学习“新浪潮”的时候,我看过特吕弗几乎其他所有作品,惟独落下《射杀钢琴师》,可能就是故意留到现在看的。
电影开始的时候,我背心还在冒汗,我说如果比今天的天气还闷,我就不看了!黑白,黑夜,连路灯都没有,巴黎,60年代,旧,有一个热闹的小酒馆,落魄的钢琴师弹奏滥情的音符,他就是这样毫无征兆地被卷入一场生死劫。人生总有大起大落的时刻,在过去,他已经死过一次了,命运只不过需要在不同的时刻给你开开玩笑,惊起一丝波澜,我觉得仅此而已。目标,只不过是自己安慰自己的东西,在一个合适的点给自己的一个理由,你觉得你能新生,其实结局往往又回到原点。希冀,我们希冀过,还是极其庸庸碌碌地生活着。
逃跑,钢琴师坐上爱他的女人驾驶的小汽车一路开出巴黎,开进大雪茫茫,深寒,汽车挡风玻璃上有落雪的痕迹,沿路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心碎的样子,心碎的时候,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你被命运牵着走,下一站,是生是死,就有点蹊跷了。
特吕弗设计的谋杀和追逐都太抒情,咖啡香,酒馆的恰恰舞。过去,体面的钢琴师有位美丽的太太,脱掉大衣,里面是一件中国旗袍,头发梳上去,我觉得张叔平是不是抄了特吕弗?都是60年代,流行的款式差不多,特别是那种高跟鞋,或者皮制薄底女士拖鞋,太形似。
《巴黎最后一班地铁》和《白天不懂夜的黑》是我最爱的特吕弗的两部片子,那是彩色时代的特吕弗,温暖的,于是我认定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美好诉求的导演,偶尔很幽默。早年,《射杀钢琴师》黑白调,显然让你觉得凉,像塞纳河,夜凉如水,看多了,很怀疑,人生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前一篇:什么是大牌,什么是黄金组合
后一篇:精神近于崩溃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