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客观题答案几种主要逻辑顺序
(2014-10-16 15:08:14)分类: 考试指导 |
申论客观题答案几种主要逻辑顺序
在申论考试中,大部分客观题的答题要求中都会要求答案“条理清楚”或“有条理”。那么,什么才算“条理清楚”、“有条理”呢?
资深培训专家赵荣耀(新浪微博:赵龙跃于渊http://weibo.com/576339941;新浪博客:赵龙跃于渊http://blog.sina.com.cn/u/1459279030)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考生所理解的条理清楚,无非就是答案分条写,且写清楚答案的序号。
但实际上,申论客观题答案要做到“条理清楚”、“有条理”,除了答案分条写,写清楚答案序号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答案逻辑顺序的安排。那么,申论客观题的答案有哪些逻辑顺序呢?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逻辑顺序:
第一种是主客观得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主要出现在原因分析或原因概括当中。如2011年国考副省级第一题第一小题的答案:
①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耗时长。
②综合治理,修建黄河大堤,治理卞渠。
③因地制宜。选定故道河身短,地势低,行河路线优。
④方法科学,立水门,利用沿河大泽放淤。
2、客观原因。
①气候优势,大暴雨少。
②地理优势,下游有分支,两侧湖泊洼地多。
③生态优势,人口减少,植被恢复,黄河输沙量减少。
④生产方式优化,农牧线南移。
第二种是从意识到行动得逻辑顺序。意识层面的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法律制度、工作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行动则是具体执行得内容。例如2012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答案:
1、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基层干部和群众观念,提高其环保意识。
3、引导群众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
4、干部以身作则,群众参与,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清理工作。
5、以游园绿地建设为重点,开展农村绿化美化工程。
6、建设完备的垃圾处理系统。购置垃圾清理设备及垃圾桶,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分类化和生态化。
这道题的答案中,前三条属于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层面的内容,第四和第五条属于具体执行的内容,包括清理垃圾和开展农村绿化美化工程。
第三种是按照主体大小得逻辑顺序来排列,一般来说,按照“国家—企业—个人”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答案内容。例如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第1小题答案:
1.政策不合理:不发办学许可证;教材不统一;户籍制度限制在城市考试难;联系打工子弟学校的信息渠道不通畅。
2.公办学校门槛高:借读费、赞助费等收费高;待遇不公平;
3.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差: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硬件设施不完善,经费紧张;教师队伍不稳定。
4.家庭支持不足:生活困难,辍学、转学严重;重视不足,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
5.农民工子女有孤独、自卑感,心理“边缘化”倾向严重。
这份答案中,政策制度属于国家层面的问题,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属于学校方面的问题(公办学校属于国家兴办的学校,民办学校属于个人兴办的学校),农民工子女属于个人的问题。总体来说,这份答案的逻辑顺序是“国家—学校—家庭—个人”。
第四种逻辑顺序是从全局到局部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类似于总分式得逻辑顺序。例如2012年四川省三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答案:
1、体制优越。人财物迅速调动到位,全民共同援助。
2、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依靠群众、依法、科学重建,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
3、中央政府悉心指导、领导有力、决策科学。
4、对口支援省市大力支持,科学规划,高标准要求,建设者们倾心付出。
5、地方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方民众积极参与。
6、国际社会的慰问和人财物支持。
这份答案中,第三、四、五条就是按照从全局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中央政府属于全局部署,对口支援省市和受援地方政府则属于局部举措。
第五种逻辑顺序是从内到外得逻辑顺序。比如在上面的2012年四川三州申论第一题答案中,前五条都属于国内因素,第六条则属于国际因素,是外因。
考生在申论答题中务必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五种逻辑顺序来安排答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更具有条理性,才能更方便阅卷人在答案中寻找得分关键词,才能使自己的申论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也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公务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