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
功效:脾主运化,帮助胃吸收消化。脾主统血。头晕,手麻、手脚冰凉是脾功能差。始于足大趾内侧的足阴穴。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脚趾上的隐白穴,止于侧胸部位的大包穴。它主要经过人体的脾、胃、心等部位,所以脾胃不好、泌尿生殖系统有问题或者是脾经所经部位出现了毛病都可以通过刺激脾经来治疗或缓解。
足太阳脾经从大脚趾开始,走过脚背到达脚踝处,然后老老实实地从小腿内侧边直上到达大腿和盆腔,进入腹部。
脾经在人体内部有两条分支,一条从胃出发,经过咽喉,抵达舌头。另一条则入心。
http://xueweitu.net/wp-content/uploads/2014/12/zutaiyinpijing.jpg
http://www.zyy123.com/d/2015file/30/00-15-28-166-1.gif
一,隐白:大脚趾内侧,通常用艾灸的方法。治疗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疗效。
http://xueweitu.iiyun.com/d/file/jiaobuzudi/2014-02-24/bdbe66123a901be33d2dfee435589586.jpg
【隐白穴的位置】位于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及趾背动脉。
【取穴方法】正坐,足着地,在足大趾甲内侧缘线与基底部线之交点处,按压有痛感。
【按摩隐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③癫狂、多梦等神志疾患;④惊风;⑤食欲不振、腹满、暴泄;等。
【作用功效】调血统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行气止痛、健脾回阳。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等。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用三棱针点刺隐白穴、大敦穴出血2-3滴,每日或间日1次。另有报道,艾条温和灸隐白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3-5次,有较好疗效。
治疗婴幼儿腹泻:三棱针点刺隐白穴,放血7-10滴,左右交替,每日1次。
治疗急性鼻出血:取隐白穴配合上星穴,用强刺激手法,疗效较好。
【隐白穴位配伍】隐白穴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出血症;隐白穴配大敦穴,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昏厥、中风昏迷;隐白穴配脾俞穴、上脘穴、肝俞穴,具有益气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衅血;隐白穴配足三里穴、天枢穴治腹泻;隐白穴配五处穴、支沟穴治小儿惊风;隐白穴配气海穴、血海穴、三阴交穴主治月经过多;
隐白穴配素髎穴、内关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经穴用法】推拿:点按法、掐法。
【特效按摩】月经过多或崩漏可用艾条灸隐白穴,一般15分钟可见效。该穴位还可治慢性崩漏,每天灸1次,每次3分钟,掐按10~20次。
【按摩疗法】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隐白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梦魇、癫狂。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治疗呕吐、流涎、昏厥、下肢寒痹。
二,太白:大脚趾往上贴着骨头揉。通过脾来补肺,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要经常揉。
http://img.99.com.cn/uploads/151103/390_133003_1.jpg
【太白穴位位置图】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按摩太白穴的手法】
手法一:可以只是通过双脚的互相踩压就可以起到按摩的功效。在按摩的时候,最好就是在吃饭之前,用一只脚的脚跟踩压着另一只脚太白穴的位置。一直踩压3分钟就可以了。
手法二:用手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
【按摩太白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肠炎,痔疮、痢疾等;
2、缓解治疗体重节痛、
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3、缓解治疗脚气、脚气红肿等;
三,公孙:用大姆指从太白穴往上捋,有个磕头。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沿小腿内侧揉脾经可治疗痛风。
【取穴技巧】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http://www.jingluoxuewei.com/d/file/jiaobuzudi/2015-07-22/fdcace4f003c2578b3783423e8ad52d3.jpg
【按摩公孙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心烦、失眠、腹胀、食不化、脚气、足踝痛、月经不调、颜面水肿等。
【功效作用】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
【古代记述】久疟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痰壅胸膈,肠鸣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鼓胀,霍乱,心痛,脾冷胃痛,胁胀,胁痛,食不化,肠风下血,足心热或痛,痫疾。
【公孙穴位配伍】
(1)公孙穴配丰隆穴、膻中穴、中魁穴,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要治呕吐、眩晕;
(2)公孙穴配解溪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要治胃脘胀痛;
(3)公孙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4)公孙穴配束骨穴、八风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5)公孙穴配支沟穴、章门穴、阳陵泉穴,主要治疗胁肋下痛;
(6)公孙穴配足三里穴、滑肉门穴、太白穴,治胃痛;
(7)公孙穴配滑肉门穴、三阴交穴、肾俞穴、命门穴,治月经不调。
(8)公孙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主治胃脘胀痛;公孙穴配丰隆穴、膻中穴主治呕吐、眩晕;
(9)公孙穴配合天枢穴、梁丘穴、丰隆穴,针刺得气,平补平泻,天枢加电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
(10)公孙穴配合谷穴、内关穴,针刺得气,用电针治疗仪分别连接于双侧同名穴,每次20分钟,10-20天为一疗程,治原发性低血压。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特效按摩】用中指指腹向内按压公孙穴,以有酸胀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症。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公孙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治疗呕吐、水肿、胃痛等。
四,血海:掌心扶着人的膝盖大拇指的位置,找一个敏感的痛点点按,可治疗出血症,血瘀症,贫血。缓解脾胃不调。
【血海穴位位置图】
http://www.zhmf5.com/RenTiXueWei/d/file/tunbutuibu/2012-12-14/b5c8e6aec81ddcf93ffcd5a0ce80faf6.jpg
【图解血海穴位的位置】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或者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按摩血海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缓解治疗生理不顺、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睾丸炎、小便淋涩、气逆、腹胀、便溏腹泻、体倦无力、腹痛等
2、缓解治疗膝盖疼痛、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等
3、缓解治疗贫血、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雀斑等
4、缓解治疗更年期障碍(更年期综合症),瘦腿、补血养肝、滋润皮肤等
按摩手法:每天上午的9~11时,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配曲池穴治瘾疹。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可向髌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小结: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妇科病:痛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