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摘)唐山大地震追记

(2022-07-17 09:35:00)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文史杂谈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8级地震直接导致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

唐山大地震肯定是天灾,但并不是完全不可预见的天灾。

事实上,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前的两周时间内,曾经有三个人相当准确地作出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准确预报,并上报有关领导。

遗憾的是,有关领导却完全漠视这三个人对唐山大地震的准确预报,没有采取任何诸如疏散市民等有效措施,从而付出了伤亡4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

在作家张庆洲耗时两年、经艰难取证完成的长篇调查《唐山警示录》中指出:“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准确地预测出来了。”

1976年上半年,“地震前,地震检测网覆盖了整个唐山地区”,光骨干群测点就有85个。多数监测点都发现了临震异常,至少十几个监测点向上级单位发出了短期临震预报。

其中,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的马希融,于7月6日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发出了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7月14日,国家地震局下来两位“专家”,否定和漠视了马希融的预报,还趾高气扬地要马希融“好好学习学习”。

7月26日、27日,地电阻率再次急剧下降。27日18时,马希融打电话给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发出了强震临震预报:“比海城7.3级地震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此时距唐山大地震发生仅有9个小时。

7月27日晚,北京市地震队的耿庆国也打电话给北京市地震队,发出了临震预报。

在此之前的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紧急给国家地震局打电话,提出震情紧急,请国家地震局立即听取汇报,可国家地震局给推到了21日,之后又推到了26日。26日国家地震局来人听取了汇报,但以“预报要慎重”为由,再次漠视了临震预报。

耿庆国说:“按照当时的预测水平,虽然报不准7月28日,但7月底8月初的时间段的可以报出的,虽然报不准7.8级,但5级以上是可以报出的,虽然报不准唐山这个准确位置,但是京津塘一带是可以报出的。事实上唐山地震前6个小时就出现了地声、地光,减轻人员伤亡是可能的。”

听取北京市地震队汇报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以及一批年轻同志,也都认为唐山、滦县一带会有大震,但是他们的意见却始终得不到领导和权威们的重视。

心有不甘的汪成民,在唐山召开“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期间,于7月17日、18日晚间的座谈会上,以个人名义向与会人员通报:“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

距离唐山市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科委的王春青,在听到汪成民的通报后,火速赶回县里,经县领导冉广岐拍板,7月25日向全县800多名三级干部作了临震通报,26日之前通知到青龙县的每一个人。从而在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时,青龙县躲过了这场天灾,全县无一人死亡。

由于马希融、耿庆国、汪成民等人发出的准确的临震预报,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人为的漠视,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的极为惨痛的代价。

    这个代价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少死很多人,是漠视下级临震预报的人祸,招来了如此惨重的损失,人祸猛于天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